刘德斌《国际关系史》课后习题参考答案(良心整理,打印版)(20)

本站小编 半岛在线注册/2016-09-12


(2)内容
(3)评价
第四次中东战争(P.478)
(1)背景:阿以矛盾
( 2)过程:1973年10月6日,埃及、叙利亚同时在东西两线向以色列发动了军事进攻,第四次中东战争爆发,亦称“斋月战争”、“十月战争”。—— 联合国通过决议,遏制以色列的扩张态势
(3)评价:使阿以双方实现了暂时的“力量均衡”。战争之后,苏联与阿拉伯世界关系渐冷,同埃及关系不断恶化。美国也吸取战争教训而调整了中东战略,在服从美国利益前提下力促同阿拉伯国家“缓和”。
复习题:
1. 试述中美和解的原因、过程和影响。(P.446)
(1)原因:20世纪70年代,抑制苏联扩张的共同战略利益;美国面临内外交困的局面;中苏关系彻底破裂提供了机会;尼克松和基辛格个人因素
(2)过程:缓慢曲折。1945-1968年间,共举行134次会议,但收效甚微;60年代末70年代初,两国着手改善关系,尼克松入主白宫后,采取了一些积极步骤;1971年,“乒乓外交”,基辛格秘密访华;1972年,尼克松访华,发表《中美联合公报》;1979年中美建交
(3)影响:(P.449)对美国、苏联、中国;对世界格局:中美苏战略大三角
2. 试述戈尔巴乔夫“改革与新思维”外交政策的背景、内容和影响。(P.459)(New Thinking)
(1)背景:1985年,戈尔巴乔夫当选为苏联共产党总书记,当时苏联长期以来的经济、社会和政治问题已经非常严重。为了摆脱困境,戈尔巴乔夫试图在外交领域进行突破,提出了外交政策的新思维。
(2)内容:《改革与新思维》对其进行了具体阐述。
核心:承认全人类的价值高于一切,承认人类的生存高于一切。
基本内容:
① 世界是一个多样性的统一体。
② 当前核战争威胁着人类的生存和发展。
③ 全人类的利益高于阶级利益。
④ 资本主义仍然具有发展前途和富有生命力。
评价  目的
(3)影响:意味着苏联的对外政策已经发生了重大转变。在这一思想的指导下,苏联政府开始调整对外关系:
① 以裁军问题为切入点,开始改善苏美关系。
② 苏联主动缓和与西欧国家的关系。
③ 苏联开始收缩战线,改善同第三世界国家的关系。
④ 修正对东欧的政策,稳定与社会主义国家的关系。
⑤ 转变对中国的态度,谋求中苏关系正常化。
思考题:
2. 试析国际格局由两极向多元化转变的原因
20世纪70至80年代,两极格局表层下的国际关系开始发生巨大变化,向多元化转变,其原因是:
(1)东西方关系进入缓和期。
(2)随着新技术革命的兴起和和发展,改变了大国间实力的对比,西欧、日本经济力量的增强,国际地位上升,世界经济由战后初期的美国主导变成了美、欧、日的三分天下。
(3)苏联经过20余年的努力在军事上已与美国势均力敌。
(4)中苏关系的破裂使中国的国际影响日益增加并成为国际关系中独立的一“极”;中、美、苏战略大三角扭曲了两极格局。
(5)跨国公司和国际组织迅速发展,在国际事务中发挥日益重要的作用,改变了传统的以民族国家为行为主体的国际关系体系,国际关系行为体日益多元化。
(6)在60年代蓬勃兴起的民族独立和民族解放运动基础上,大批殖民地、半殖民地国家取得了独立,第三世界展开了建立国际政治新秩序的斗争,在国际事务中的影响力日益加强。

第十章
超越遏制战略(P.504)
背景:1989年乔治?布什入主白宫。此时,美国的实力有了长足的发展,美苏力量对比发生了明显有利于美国的变化。戈尔巴乔夫提出和实施外交政策新思维,鼓吹全人类利益高于一切等等,被美国视为对其施加压力和影响的好机会。布什认为“是越出遏制阶段进而为90年代指定一项新政策的时候了”,于是抛出“超越遏制”战略。
基本内容:
(1)要求苏联调整与国际社会的关系,放弃勃列日涅夫主义,朝着开放的社会演进,回到世界秩序中来。
(2)要求苏联保证支持东欧和中欧各国自决,拆除铁幕和推倒柏林墙,建立一个开放、统一和自由的欧洲。
(3)强调实力。要继续坚持以实力求和平的基本方针,坚持威慑战略和联盟战略,以保持在经济、外交和军事上的强大,以此作为推行超越遏制战略的基础。
评价:其实,超越遏制战略是遏制战略的继续和发展,二者的最终目的并没有什么不同。但超越遏制的目标要比简单地遏制共产主义大得多,它不仅要在“铁幕”外面遏制苏联,而且要把斗争推进到“铁幕”里面去。在手段上,布什强调从过去单纯的军事遏制转向运用综合手段削弱苏联并促使其和平演变。“超越遏制”并不是要放弃遏制,而是要在继续保持军事遏制的同时,对苏联发动政治、经济和意识形态的攻势。苏联对该战略不以为然,戈尔巴乔夫非常希望美苏关系能够继续发展下去,继续获得美国的经济援助。这种心态正好给了美国进攻的机会,加速了苏联的演变过程。
海湾战争
背景:1990年8月2-3日,伊拉克入侵科威特,并于8日宣布兼并科威特,将其作为自己的第19个省。当时正直东西方冷战走向终结、各热点问题纠纷降温之际,自然引起全世界的震惊。由于伊拉克的行动打破了海湾地区的力量平衡,对中东石油的稳定供应构成威胁,直接关系到美国的利益,还影响到美国按自己的遗愿塑造冷战后国际关系格局的努力,故而立即作出强烈反应,对伊拉克进行政治谴责和经济制裁,联合英法等国大张旗鼓的向该地区调兵遣将。为了掌握解决危机的主动权和主导权,美国拉拢苏联,争取到联合国的合作与支持,国际社会谋求和平解决争端的努力也终告无效。
过程:1991年1月17日凌晨,美国代号为“沙漠风暴”的对伊作战行动开始,海湾战争爆发。以美国为首的多国部队凭借先进的武器装备,对伊进行连番轰炸。伊军抵抗无效,请求停火。28日,历时43天的海湾战争以多国部队的全胜而结束。
评价:海湾战争是美国谋求全球霸权的区域演示,是在世界战略格局新旧交替之际爆发的一场大规模局部战争,对整个中东乃至世界格局产生了深远影响。

相关话题/国际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