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5、问卷设计的常见错误(北大95简述问卷设计中常见的错误,为避免这些错误,问卷设计是应遵循何种原则):(1)问题含糊:即问题的含义不清楚,不明确或有歧异。(2)概念抽象。(3)问题带有倾向性。(4)问题提法不妥。(5)双重含义问题。(6)问题与答案不协调。(7)答案设计不合理。(8)语言中的毛病。(9)其他方面的问题:表格设计过于复杂、问题太多、不正确等;封面信介绍不够、过于简单、或过于罗嗦、不简明扼要;校对检查不够,出现一些印刷错误等。
66、
问卷法的特点及运用(北大93:试说明个案研究、社区研究与问卷调查的主要区别。北大94:试比较问卷调查与个案研究的特点及优缺点)。
(1)问卷法的优点:节省时间、经费和人力。具有很好的匿名性。可以避免偏见、减少调查误差。便于定量处理和分析。(2)问卷法的缺点:对被调查者的文化水平有一定要求。回答率往往难以保证。不能保证填答问卷的环境和填答的质量。(3)问卷法的应用:在实际社会研究中,问卷法作为一种主要的资料收集方法,常常与大规模的抽样调查以及资料的定量分析相联系。可以说,抽样-问卷-定量分析三者的结合体,是现代社会学定量研究中最常见,也是最重要的一种方式。问卷法要求被调查对象有一定文化水平。其适用范围还受到调查对象总体构成情况的影响,在成分单一的总体中比在成分混杂的总体中适用。
第九章:访问法
67、
结构式访问(北大2004;南大95:标准化访谈):(1)结构式访问又称标准化访问,它是一种对访问过程高度控制的访问。这种访问的对象必须按照统一的标准和方法选取,一般采用概率抽样。访问的过程也是高度标准化,即对所有被访问者提出的问题,提问的次序和方式,以及对被访问者回答的记录方式等是完全统一的。为了使这种统一性得到保证,通常采用实现统一设计、有一定结构的问卷进行访问。访问中所有调查员都必须严格按问卷上的问题发问,不能随意对问题作解释,当被调查者表示不明白时,只能重复一边问题或按统一的口径进行解释。通常这种类型的访问都有一份访问指南,其中对问卷中有可能发生误解问题的地方都有说明,这些说明规定了访问者对这些问题解释的口径。
(2)结构式访问的优点:访问结果便于量化,可作统计分析,它是统计调查的一种。能够控制调查过程,从而可以最大限度的降低来自被调查者方面的误差,提高调查结果的可靠程度。与自填问卷相比,回收率高,而且回收了的问卷的应答率也高。应用范围更广范,可以问一些比较复杂的问题,并可选择性地对某些特定问题作深入调查,因而大大扩大了应用范围。能在回答问题之外,对被访问者的态度行为进行观察,结构式访问能获得自填问卷无法获得的有关访问对象的许多非语言信息。
(3)结构式访问的缺点:与自填问卷相比,费用高,时间长,因而往往使调查的规模受到限制。对于敏感性、尖锐性或有关个人隐私的问题,它的效度不及前者。对访问员的要求更高。由于结构式访问采用统一的问卷和表格进行调查,这种统一的问卷和表格显然无法包括时间的全部,故而只能选区几个方面调查,这就是这种类型的访问很难触及到社会生活的深层及其变化过程,难于综合性的多层次的把握问题,使研究流于表面化。对某些统计结果,由于不知道有关的社会背景情况,而无法进行恰当深入的解释。
68、无结构式访问:又称非标准化访问,它是一种被控制或无控制的访问。事先不预定问卷、表格和提问的标准程序,只给调查者一个题目,有调查者与被调查者就这个题目自由交谈,调查对象可以随便得谈出自己的意见和感受,而无需顾及调查者的需要,调查者事先虽有一个粗线条的问题大纲或几个要点,但所提问题是在访问过程中边谈边形成,随时提出的。
(1)无结构式访问优点:弹性大,能充分发挥访问者与被访问者的积极性。访问者能对问题作全面、深入得了解。能获得有关研究对象生活与行动与其中的环境的生动地感觉。
(2)无结构式访问缺点:比较费时,其规模受限制。对访问员素质要求更高。结果难与定量分析。
(3)重点访问:又称集中访问,是集中于某一经验及其影响的访问。
具体做法:选择一定的情境,并把调查对象安排到这一预先设置好的情境中去,或者是选择那些曾经经历过这种情境的人做访问对象。然后对他们进行访问,调查他们在情境当中的主观经验,即个人对情境的认识与解释,这种主观经验及时重点访问的重点所在。重点访问的假设:透过某种刺激,可是调查对象在情境上产生特殊的反应。研究中从这些反应获得信息,再加以解释。
重点访问严格地说应当是半结构的,而不是完全无结构的,因为访问问题及时措辞没有事先确定,但问题的内容是事先确定了的。
应用:重点访问在分析特殊经验所引起的态度变迁上,效果较大,因此常常被社会心理学家用来研究大众传播的效果。由于重者访问总是以一个预先的假设为基础的,因此还常常被用于正是以前有关人类情境行为假说的正确程度。
特点:由于这种类型的访问中往往收集到的是许多不可比较的材料,因而分析解释工作难度较大。此外这一方法的运用需要高度的技巧与想象力。
(4)深度访问(北大92;北大97;人大97:简述深入访谈的基本类型;浙大99、2000):又称临床式访问,它是为搜集个人特定经验的过程及其动机和情感资料所作的访问。对个人生活是的访问是个人生活史研究中获得资料的主要方法之一。生活史研究是一种对人们的生活经历进行详细了解和分析的研究方法,它采用访问、观察或由被研究者自己写自传等方式,对某一社区或某一群体中的全部或部分个体的生活经历进行详细地了解,如实记录下研究对象生活经历中各方面的情况,然后将不同个体的生活史进行统一的整理和归纳,找出共同点和不同点,并找出其中典型的个案作为描述和解释的例证,以此来反映这一群体的社会生活状况以及他们的心理、思想、态度和观念等。
深度访问特点:与重点访问相似,也是一种半结构式访问,它选区研究问题的某些方面向研究对象提问题,访问是机动的或结构松散的,但重点与焦点是有的。允许在访问中对以外的因素充分探索和深究,研究人员可能由此而获得某种重大发现,这种偶然重大发现往往带来研究问题的突破。
(5)客观陈述法(北大98):又称非引导式访问,最大特点是让调查对象对他自己和他周围的社会先做一番考察,在客观的陈述出来,即调查者鼓励调查对象把自己的信仰、价值观念、行为以及他所生活的社会环境客观地加以描述。
(6)座谈会:也就是调查会,是一种无结构式集体访问,即将调查对象集中起来进行共同讨论。
座谈会特点:访谈过程不仅是调查者与被调查者的社会互动过程,也是调查对象之间的社会互动过程。要求调查者有更熟练的访谈技巧及组织会议的能力。容易产生一种"团体压力",是个人顺从多数人的意见,而不敢表示异见。因此,对一些敏感的问题,不宜采用这种方法。与个别访问相比,更难做深入细致的研究。
座谈会应用:这一方法常被用于验证或调查集体行为与群体关系的倾向,以及心理治疗和企业及组织诊断。典型调查业常用这种方法。
座谈会要求:根据长期实践经验,调查会人数以5-7人为宜,最多不要超过十人。参加调查会的人员一般应具有代表性,了解情况,敢于发言,并且最好是相互信任,有共同语言的人。访谈前应将访问的具体内容、要求和到会人员的名单告诉参加调查会的全体调查对象。正式访问前,访问者应做好充分的准备、拟定好访问提纲。座谈会的两种方式:头脑风暴法(复旦96、97):即会议主持者不说明会议的明确目的,而只就某一方面的总议题,请到会者自由发表意见,会议主持者不发表意见,更不对别人的意见内容提出评论。反向头脑风暴法:即会议首先列出某方面的问题,参加这不仅自己发表意见,而且必须针对别人的意见展开批评与评价,以寻求解决问题的途径。注意事项:调查会上要避免让某些权威人士的发言左右其他人的发言,或受调查会主持人的意见左右,而要使各种意见都能得到充分发言。
(7)无结构式访问与个案研究(北大92、2003;北大93:是说明个案研究、社区研究与问卷调查的主要区别;北大94:是比较问卷调查与个案研究的特点及优缺点):主要特点:处理问题深入全面细致。是一种从整体上处理问题的方法,也就是从事务的多个方面和整体情况,从各个层次间生动联系以及从历史发展状况把握问题。
将个人作为个案研究单位时,研究资料的来源有:(A)个人文献资料;(B)访问资料;(C)观察所的资料。
个案研究的形式:(A)描述和解释个案,提供有关当前的状况和它不断运行的动力的信息。这种分析可称作列举性分析。他是利用一般规律或规则进行特殊个案的分析,机用一个以及的概括作出一个特殊的分析。(B)通过对单个个案的分析,发展出经验的概括或理论,不是以个案去发现它作为一个系统的有关的一切,尔是把它作为理论建构的经验基础,使用特殊个案发展一般陈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