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史纲笔记张传玺(11)

本站小编 半岛在线注册/2019-03-22

��Ϊ�δ����������γ��������Ӿ��ܻ�ȡ40%���׬Ǯ��
�ƹ�׬ǮȨ�档�δ�����ͨ����������;��Ϊ��վ�ƹ�������VIP��Ա�����û�ͨ���δ����ķ������ӻ򺣱�����󣬿δ�����ȡ40%��ɡ��δ�������վ�κβ�Ʒ��������9�ۡ����������ӡ�����ͼƬ�ȣ�����ѧУ��̳���ٶ����ɡ�΢����΢�š�QQ�ռ䡢֪��������ȸ���ƽ̨��

     郑成功收复台湾后,采取了许多政治、经济及文化措施,促进了台湾经济文化的发展。郑成功收复和经营台湾,具有巨大的历史意义。它维护了国家领土主权的完整,促进了台湾的开发。郑成功不愧为中国历史上杰出的民族英雄。
     郑成功死后,台湾岛内政治逐渐腐败。为了维护国家的统一,康熙皇帝决定收复台湾。
     康熙二十二年(1683年),施琅率清水师二万攻取澎湖。不久,郑氏势力投降。清政府在台湾设台湾府及下属三县,隶福建省,并在台湾、澎湖驻扎军队。从此,台湾与大陆的关系更加密切。
     三、粉碎准部上层的叛乱
     清初,蒙古准噶尔部势力逐渐强盛。噶尔丹自立为汗后,不仅占领了天山南北,势力达到青藏地区,而且与沙俄勾结,企图占据更多的地区。
     为了维护国家的统一,康熙皇帝曾先后三次亲征噶尔丹叛军。康熙三十六年(1697年),康熙皇帝第三次亲征,噶尔丹败死。清政府在科布多(今蒙古国科布多)和乌里雅苏台等重镇设官驻军,加强了对喀尔喀蒙古地区的管理。
     以后,噶尔丹之侄策妄阿拉布坦也走上了叛乱的道路。康熙五十六年(1717年),叛军进入西藏拉萨。1720年,康熙帝派兵入藏,迅速驱逐了叛军。
     雍正元年(1723年),青海和硕特部罗卜藏丹津发动叛乱。清政府派兵镇压叛乱后,加强了对青海的管理。
     乾隆时期,清政府还先后平定了准部贵族达瓦齐、阿睦尔撒纳发动的叛乱。清中央设立伊犁将军、参赞大臣、领队大臣等,率兵分驻要地,加强了对天山北路的统治。
     四、土尔扈特蒙古回归
     明朝末年,蒙古土尔扈特部因与准噶尔部不和,被迫西迁沙俄伏尔加河下游地区,受到沙皇的控制。
     噶尔丹败死后,土尔扈特部遣使向清朝入贡和联系,康熙也派使者前往探望,密切了土尔扈特部与祖国的联系。乾隆三十六年(1771年),土尔扈特汗渥巴锡率全族克服困难,冲破沙俄军队的堵截,返回祖国。渥巴锡等首领受到乾隆帝的热烈欢迎和封赏,部众也得到妥善安排。
     五、对西藏管理的加强
     清朝入关前,就与西藏喇嘛有一定的联系。顺治九年,五世亲赴北京朝见顺治帝。清廷赐其金册金印,并敕封"喇嘛"的封号。
     康熙皇帝派兵驱逐入藏的准噶尔叛军后,分兵驻藏。雍正五年(1727年),清政府在西藏设置驻藏大臣,以监督西藏地方事务。乾隆十五年(1750年),清政府镇压西藏朱尔墨特叛乱后,废除藏王制,在之下设置噶厦,具体管理西藏地方政事。
     乾隆五十六年(1791年),廓尔喀(今尼泊尔)入侵西藏。次年,清政府派军驱逐廓尔喀侵略军。此后,清中央颁布《钦定西藏章程》,规定驻藏大臣地位与"喇嘛、班禅额尔德尼平等";确定驻藏大臣管辖、任命各级地方官员和管事喇嘛的权力,以及监督财政、对外事务等职责。特别是、班禅及其他 "灵童"转世时的"金本巴瓶"掣签仪式,也必须在驻藏大臣监视下进行,再报请中央批准,方为有效。从此,中央政府与西藏地方之间的关系更加紧密。
     六、 "改土归流"
     雍正四年至九年(1726年~1731),清政府任命鄂尔泰为云、贵、桂三省总督,在西南少数民族地区进一步实行"改土归流"政策,将很多世袭的土司改设为流官。
     乾隆时期,清政府又在四川西北部推行改土归流措施。在此期间,大小金川土司发动叛乱,以武力抗衡。清朝经过长期的用兵,才平定了叛乱,废除了大小金川的土司制度。
     改土归流措施的实行,有利于中国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和发展,密切了各族间经济、文化的联系。
     七、镇压大小和卓木及张格尔的叛乱
     乾隆二十二年(1757年),大小和卓木(博罗尼都和霍集占)在天山南路地区发动叛乱。1759年,清朝将这次叛乱镇压下去。之后,清政府在喀什噶尔等地设置参赞大臣、办事大臣等,加强了对当地的管理。
       嘉庆二十五年(1820年),张格尔在英国侵略者的支持下,煽动维族上层反动分子武装叛乱。在各族人民的大力支持下,清政府派杨遇春等率大军屡败叛军,收复失地。道光七年(1827年),清军俘张格尔,平定了叛乱。
第三节 社会经济的发展
一、恢复生产的措施和"摊丁入亩"
     清初,由于长期的战乱,社会生产遭到严重破坏。为了巩固封建统治,清政府采取了一些恢复和发展生产的措施。其中康熙时下令停止圈地、实行"更名田"以及奖励垦荒等政策,有效地刺激了广大生产者的积极性。
     为了稳定税收额数,并进一步促进生产发展,康熙五十一年(1712年),清政府宣布以前一年全国丁银额为准,以后额外增丁,不再多征,即所谓"盛世滋生人丁,永不加赋"。康熙末年,部分省份开始将丁口之赋摊入地亩。雍正时,清中央推行了"摊丁入亩"的办法,把康熙时固定下来的丁银摊入田赋银中,一并征收,称为"地丁制"。这一措施标志着盛行数千年的人头税基本上被废除,它有利于封建统治秩序和税收的稳定,使农民对封建国家的人身依附关系大大削弱。
     康熙以后,还陆续将匠银摊入田赋,最后废除了匠籍制度。这一措施使得匠户在法律上也摆脱了封建政府的人身控制,有利于工商业的发展。
     二、社会经济的发展
     农业生产的发展 清代康熙以后,农业生产迅速恢复和发展,耕地面积逐渐超过明代,人口更快速增长。乾隆六年(1741年),全国人口总数为1.43亿,道光中叶,更增长到4.12亿。
     清代在水利兴修上取得了很大成绩,其中在修治黄河、淮河方面投入了巨大的力量。
     清代农业生产上注意精耕细作,使单位面积产量有了显著提高。当时,棉花、桑树、甘蔗、烟叶等等经济作物的种植也进一步扩大,为手工业的发展提供了更多的原料。
     租佃关系的进一步发展 随着清代货币地租的发展,佃农对地主的人身依附关系进一步松弛。当时在许多地方,出现了佃农与地主之间无主仆名分的情况。清代永佃权也有了进一步的发展,使佃农对地主的人身依附关系更加松弛。
     清代农业生产中使用雇工的现象也日益增加。清中期以后,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农业雇工同雇主之间的关系也比较松弛。
     手工业生产的发展 清朝康熙以后,手工业逐步得到恢复和发展。丝织业生产相当发达,其中民间丝织业发展很快,规模颇大。清代的棉织业也日益发达,长江三角洲一带城乡棉织业产量巨大,如无锡(今属江苏)?quot;布码头"之称。
     在清代,全国著名陶瓷品产地多达四十余处,其产品色彩鲜艳,精美异常。其中又以江西景德镇为制瓷业中心。
     清代时期,矿冶业也有进一步的发展。其中云贵铜、铅矿的开采规模很大,而广东、山西、河南及山东等地的铁矿产量也相当大。当时,广东佛山镇的铁器制造业极为发达,所铸铁锅行销海内外。
     其他如印染、印刷、造船及制糖等等行业,都取得了一定的成就。
     商业的繁荣 鸦片战争之前,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各地城市也日益繁荣。如北京、南京、苏州、杭州、扬州、天津、临清及广州等著名都市都很繁华。同时,各地中小市镇的发展更为突出,如湖北汉口镇、广东佛山镇及河南朱仙镇等,人烟稠密,市场发达。而在农产品商品化相应发展的推动下,农村市场也相当活跃。其中又尤以苏、松、嘉、湖、杭等地特别发达
     在清代,以山西的票号、两淮的盐商、广东的行商等为代表的大商人势力,资财更为雄厚,但仍主要停留在商业资本和高利贷资本的范围内。     清朝的对外贸易,比以前也有所发展。出口的货物以茶叶、陶瓷、生丝、绸缎、棉布及铁器等为大宗,嘉庆以前在国际贸易中长期保持着优势地位。
     但也是在清朝,由于统治者盲目自大,所以长期采取闭关锁国的政策,限制中外贸易的发展。这不仅严重地阻碍了对外贸易的正常进行,而且也影响了国内工商业的进一步发展。
三、清代中叶资本主义萌芽的缓慢增长
     清代中叶以后,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资本主义萌芽也有了缓慢的增长。当时包含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手工作坊、工场较以往有显著的发展,如丝织业工场主所拥有的织机数量有很大脑黾印?br>      在清代,资本主义萌芽表现的另一种形式——包买商控制生产的现象,比过去也有一定的发展。如苏州、江宁等地大商人开设的"账房",他们把原料,甚至工具分给小机户从事生产。生产者最后将完工的绸缎,送归"账房"批售,"账房"则支付他们的报酬。
     清代资本主义萌芽较以往虽有一定的发展,但依然存在着很大的局限性。其发展既缓慢,又明显地暴露出不平衡的弱点。到鸦片战争之前,封建的自然经济在中国仍然占据主导地位。
     四、手工业工人的反抗斗争
     清代时期,在封建统治者和作坊主的残酷剥削、压榨下,各地出现了更多的手工业工人的反抗斗争。如乾隆十三年(1784年)春,在苏州爆发了顾尧年领导的针对官府及奸商囤积粮食的斗争,影响颇大。而各地工人要求作坊主增加工银和反对官府压迫的"齐行叫歇"的斗争,更是不绝于史。清代手工业工人的各种斗争,是当时新型经济因素在阶级斗争上的反映。
第四节 清代中叶的社会矛盾和农民起义
一、社会矛盾的日益激化
     政治的腐败 清代康熙中期以后,政治上已出现了官僚结党倾轧、吏治腐败的局面。经过雍正时的整顿,政局虽有好转,但到乾隆、嘉庆及道光时期,统治集团的腐朽情况则更为严重,当时自上而下的官僚队伍,无不贪污索贿。如乾隆后期的军机大臣和珅,就是这方面的典型代表。
     赋役的繁重 清政府的赋役剥削,极其沉重。当时除正额赋银外,还有各种名目的苛捐杂税。同时,诸如"折耗"、"火耗"等等数不胜数的加派,更加重了人民的负担。而地方官将这些额外的加派收入,最终都中饱私囊了。雍正时实行"火耗归公",把"火耗"改为附加税。以后,地方官在征收赋税时,继续额外勒索贪污,新的加派又层出不穷。
    土地兼并的剧烈和地租剥削的残酷 清朝入关后,满族贵族倚仗权势大量圈占、抢掠土地。同时,汉族官僚地主也都竞相兼并土地。大批农民破产后,沦为地主的佃户和雇工。
     清代时期,广大佃农除了遭受沉重的地租剥削外,还要承担各种名目的额外负担,如"冬牲钱"、"轿钱"、"送节钱"等等。而有的地方,佃户还要为地主服各种无偿的劳役。
     二、人民的反抗斗争
       清代中叶,各地先后出现了反抗封建统治和地主欺压的农民起义。其中较为突出的有:
     乾隆三十九年(1774年),山东爆发了清水教首领王伦领导的农民起义;
     乾隆四十六年(1781年),甘肃、青海出现了苏四十三和田五领导的回族、撒拉族人民起义;
     乾隆五十一年(1786年),林爽文在台湾领导了天地会起义;
     乾隆六十年(1795年),湘黔苗族人民在苗民首领石柳邓领导下,举行了大规模苗民起义;
     嘉庆元年(1796年),川、陕、甘、楚、豫五省爆发了影响巨大的白莲教起义,历时九年,是当时规模最大的农民起义;
     嘉庆十八年(1813年),河南、河北、山东等地爆发了李文成、林清领导的天理教起义。 
     各族人民的起义斗争,虽然都遭到残酷地镇压,但却极大地削弱了清朝的封建统治。
第五节 清代的中外交流和反抗西方殖民者的斗争
一、清代的中外经济文化交流
     与亚洲国家的交流 清代时期,与东亚的朝鲜、日本,东南亚的越南、暹罗(今泰国)、缅甸、柬埔寨、老挝、菲律宾、马来亚、印度尼西亚及南亚的尼泊尔、印度等国,都继续保持着传统的友好关系。当时,中外在经济文化上的联系相当广泛。如康熙时,中国商船携带丝绸、瓷器、茶叶、药材、纸张、染料及书籍、文具等等货物到日本,最多时一年达一百余艘。同时,日本的铜、金银及漆器等商品也大量输入中国。清初,中国学者朱舜水在日本开创的讲学风气,对日本学术界产生了很大的影响。
     与西方的文化交流 在清朝,中国和西方的文化交流有所提高。当时,来华耶稣会士将中国一些儒家经典和文史名著介绍到欧洲,产生了较大的影响。如法国思想家伏尔泰及许多百科全书派学者,就认为儒家学说符合人文主义精神,他们还十分推崇中国传统的思想和制度。中国的瓷器等工艺品及园林建筑艺术,也深得欧洲人的赞叹,并得到了推广、仿造。
     清朝时期,来华的传教士也把西方的数学、天文、地理、水利、医药及火器等知识传入中国,产生了一定的影响。如康熙时期,白晋、杜德美等西方传教士参加了对全国地图的测绘工作。汤若望、南怀仁等西方教士,主持过钦天监的工作。西药金鸡纳等传入中国后,则以其独特的药效很快得到了推广。       由于清朝长期实行闭关自守的愚昧政策,对西方科学文化仅愿意接受某些具体的知识,加之当时天主教士传播西学,是作为服务传教的一种手段,因此,鸦片战争前清朝同西方的文化交流,仍然相当有限。
     二、反抗沙俄侵略的斗争
     明、清之际,沙俄殖民者侵占了西伯利亚,并进入中国的东北地区。顺治时期,沙俄殖民军先后武装入侵黑龙江、乌苏里江及松花江流域,烧杀抢掠,并修筑了雅克萨(今黑龙江呼玛县西北,俄罗斯境内阿尔巴津)、尼布楚(今俄罗斯境内石勒喀河畔涅尔琴斯克)等据点。但在当地各族人民和清政府军的反抗下,沙俄侵略军遭到沉重的打击。
     清政府在平定"三藩"之乱后,开始对沙俄的侵略展开大规模反击。康熙二十四年(1685年)二月,在沙俄拒绝撤军的情况下,康熙皇帝下令向雅克萨发起进攻。沙俄侵略军战败投降,清军撤走。不久,沙俄再度侵占雅克萨。康熙二十五年(1686年),清政府再次出兵雅克萨,沙俄政府不得不接受谈判解决边界问题的建议。
     康熙二十八年(1689年)八月,中俄双方签订了《尼布楚条约》。《尼布楚条约》是中俄双方签订的第一个边界条约,它从法律上肯定了格尔必齐河和额尔古纳河以东,外兴安岭直至鄂霍次克海以南的乌苏里江和黑龙江流域(包括库页岛在内)的广大地区,都是中国的领土。
     雍正五年(1727年),中俄再签订了《布连斯奇条约》。次年,双方又签订了《恰克图条约》。确定了中俄中部边界,重申了《尼布楚条约》的内容,另外,对中俄通商、来华俄国留学生及俄国在京建造教堂等内容,也做了规定。
     三、清朝与西方的贸易及冲突
     鸦片战争前,英、法、美的资本主义国家为了开拓市场,陆续来到了东方。而清王朝实行的是闭关政策,限制对外贸易。乾隆二十二年(1757年),清政府又规定只准在广州一处通商,由政府特许的"十三行"商人经营外贸事宜。当时,中国在对外贸易上始终处于出超的有利地位,这就势必因贸易而引发冲突。
     乾隆五十七年(1792年),英国派使臣马戛尔尼以给乾隆皇帝祝寿为名,来华交涉通商事宜。但清朝实行闭关锁国,拒绝了英国使臣的要求。嘉庆时期,英国又曾派阿美士德使华,但仍然没有获得结果。英国政府借外交手段达到扩大通商的目的失败后,遂到中国沿海进行包括鸦片在内的走私贸易。
     鸦片的大量输入,不仅严重地损害了中国人民的身心健康,而且造成大量白银外流,影响到清政府的财政收入。于是,道光皇帝在各界的强烈要求下,派林则徐为钦差大臣,到广州查禁鸦片。道光二十年(1840年),英国发动了可耻的鸦片战争。从此,中国步入了反帝反封建的近代社会。
三、清代中叶资本主义萌芽的缓慢增长
     清代中叶以后,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资本主义萌芽也有了缓慢的增长。当时包含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手工作坊、工场较以往有显著的发展,如丝织业工场主所拥有的织机数量有很大脑黾印?br>      在清代,资本主义萌芽表现的另一种形式——包买商控制生产的现象,比过去也有一定的发展。如苏州、江宁等地大商人开设的"账房",他们把原料,甚至工具分给小机户从事生产。生产者最后将完工的绸缎,送归"账房"批售,"账房"则支付他们的报酬。      清代资本主义萌芽较以往虽有一定的发展,但依然存在着很大的局限性。其发展既缓慢,又明显地暴露出不平衡的弱点。到鸦片战争之前,封建的自然经济在中国仍然占据主导地位。
     四、手工业工人的反抗斗争
     清代时期,在封建统治者和作坊主的残酷剥削、压榨下,各地出现了更多的手工业工人的反抗斗争。如乾隆十三年(1784年)春,在苏州爆发了顾尧年领导的针对官府及奸商囤积粮食的斗争,影响颇大。而各地工人要求作坊主增加工银和反对官府压迫的"齐行叫歇"的斗争,更是不绝于史。清代手工业工人的各种斗争,是当时新型经济因素在阶级斗争上的反映。
第四节 清代中叶的社会矛盾和农民起义
一、社会矛盾的日益激化
     政治的腐败 清代康熙中期以后,政治上已出现了官僚结党倾轧、吏治腐败的局面。经过雍正时的整顿,政局虽有好转,但到乾隆、嘉庆及道光时期,统治集团的腐朽情况则更为严重,当时自上而下的官僚队伍,无不贪污索贿。如乾隆后期的军机大臣和珅,就是这方面的典型代表。
     赋役的繁重 清政府的赋役剥削,极其沉重。当时除正额赋银外,还有各种名目的苛捐杂税。同时,诸如"折耗"、"火耗"等等数不胜数的加派,更加重了人民的负担。而地方官将这些额外的加派收入,最终都中饱私囊了。雍正时实行"火耗归公",把"火耗"改为附加税。以后,地方官在征收赋税时,继续额外勒索贪污,新的加派又层出不穷。
       土地兼并的剧烈和地租剥削的残酷 清朝入关后,满族贵族倚仗权势大量圈占、抢掠土地。同时,汉族官僚地主也都竞相兼并土地。大批农民破产后,沦为地主的佃户和雇工。    清代时期,广大佃农除了遭受沉重的地租剥削外,还要承担各种名目的额外负担,如"冬牲钱"、"轿钱"、"送节钱"等等。而有的地方,佃户还要为地主服各种无偿的劳役。
     二、人民的反抗斗争
       清代中叶,各地先后出现了反抗封建统治和地主欺压的农民起义。其中较为突出的有:
     乾隆三十九年(1774年),山东爆发了清水教首领王伦领导的农民起义;
     乾隆四十六年(1781年),甘肃、青海出现了苏四十三和田五领导的回族、撒拉族人民起义;
     乾隆五十一年(1786年),林爽文在台湾领导了天地会起义;
     乾隆六十年(1795年),湘黔苗族人民在苗民首领石柳邓领导下,举行了大规模苗民起义;
     嘉庆元年(1796年),川、陕、甘、楚、豫五省爆发了影响巨大的白莲教起义,历时九年,是当时规模最大的农民起义;
     嘉庆十八年(1813年),河南、河北、山东等地爆发了李文成、林清领导的天理教起义。 
     各族人民的起义斗争,虽然都遭到残酷地镇压,但却极大地削弱了清朝的封建统治。
第五节 清代的中外交流和反抗西方殖民者的斗争
一、清代的中外经济文化交流
     与亚洲国家的交流 清代时期,与东亚的朝鲜、日本,东南亚的越南、暹罗(今泰国)、缅甸、柬埔寨、老挝、菲律宾、马来亚、印度尼西亚及南亚的尼泊尔、印度等国,都继续保持着传统的友好关系。当时,中外在经济文化上的联系相当广泛。如康熙时,中国商船携带丝绸、瓷器、茶叶、药材、纸张、染料及书籍、文具等等货物到日本,最多时一年达一百余艘。同时,日本的铜、金银及漆器等商品也大量输入中国。清初,中国学者朱舜水在日本开创的讲学风气,对日本学术界产生了很大的影响。
     与西方的文化交流 在清朝,中国和西方的文化交流有所提高。当时,来华耶稣会士将中国一些儒家经典和文史名著介绍到欧洲,产生了较大的影响。如法国思想家伏尔泰及许多百科全书派学者,就认为儒家学说符合人文主义精神,他们还十分推崇中国传统的思想和制度。中国的瓷器等工艺品及园林建筑艺术,也深得欧洲人的赞叹,并得到了推广、仿造。
     清朝时期,来华的传教士也把西方的数学、天文、地理、水利、医药及火器等知识传入中国,产生了一定的影响。如康熙时期,白晋、杜德美等西方传教士参加了对全国地图的测绘工作。汤若望、南怀仁等西方教士,主持过钦天监的工作。西药金鸡纳等传入中国后,则以其独特的药效很快得到了推广。
     由于清朝长期实行闭关自守的愚昧政策,对西方科学文化仅愿意接受某些具体的知识,加之当时天主教士传播西学,是作为服务传教的一种手段,因此,鸦片战争前清朝同西方的文化交流,仍然相当有限。
     二、反抗沙俄侵略的斗争
     明、清之际,沙俄殖民者侵占了西伯利亚,并进入中国的东北地区。顺治时期,沙俄殖民军先后武装入侵黑龙江、乌苏里江及松花江流域,烧杀抢掠,并修筑了雅克萨(今黑龙江呼玛县西北,俄罗斯境内阿尔巴津)、尼布楚(今俄罗斯境内石勒喀河畔涅尔琴斯克)等据点。但在当地各族人民和清政府军的反抗下,沙俄侵略军遭到沉重的打击。
     清政府在平定"三藩"之乱后,开始对沙俄的侵略展开大规模反击。康熙二十四年(1685年)二月,在沙俄拒绝撤军的情况下,康熙皇帝下令向雅克萨发起进攻。沙俄侵略军战败投降,清军撤走。不久,沙俄再度侵占雅克萨。康熙二十五年(1686年),清政府再次出兵雅克萨,沙俄政府不得不接受谈判解决边界问题的建议。
     康熙二十八年(1689年)八月,中俄双方签订了《尼布楚条约》。《尼布楚条约》是中俄双方签订的第一个边界条约,它从法律上肯定了格尔必齐河和额尔古纳河以东,外兴安岭直至鄂霍次克海以南的乌苏里江和黑龙江流域(包括库页岛在内)的广大地区,都是中国的领土。
     雍正五年(1727年),中俄再签订了《布连斯奇条约》。次年,双方又签订了《恰克图条约》。确定了中俄中部边界,重申了《尼布楚条约》的内容,另外,对中俄通商、来华俄国留学生及俄国在京建造教堂等内容,也做了规定。
     三、清朝与西方的贸易及冲突
     鸦片战争前,英、法、美的资本主义国家为了开拓市场,陆续来到了东方。而清王朝实行的是闭关政策,限制对外贸易。乾隆二十二年(1757年),清政府又规定只准在广州一处通商,由政府特许的"十三行"商人经营外贸事宜。当时,中国在对外贸易上始终处于出超的有利地位,这就势必因贸易而引发冲突。

相关话题/中国古代史

  • 领限时大额优惠券,享本站正版半岛在线注册考试资料!
    大额优惠券
    优惠券领取后72小时内有效,10万种最新半岛在线注册考试考证类电子打印资料任你选。涵盖全国500余所院校半岛在线注册专业课、200多种职业资格考试、1100多种经典教材,产品类型包含电子书、题库、全套资料以及视频,无论您是半岛在线注册复习、考证刷题,还是考前冲刺等,不同类型的产品可满足您学习上的不同需求。 ...
    本站小编 Free壹佰分学习网 2022-09-19
  • 中国古代史知识点串讲讲义
    中国古代史复习提纲 根据考试大纲的相关要求,结合中国古代史的基本发展线索,我认为在中国古代史的复习中应当牢牢抓住以下这些内容。因为今年是首次全国命题,所以很难对命题作出一种有把握的推测,而且对于考生来说,应考的唯一法门就是全面地复习,而不是去盲目地对试题本身进行任何猜测。下面所列的内容基本上是严格按 ...
    本站小编 半岛在线注册 2019-03-19
  • 中国古代史名词解释
    中国古代史名词解释 1.郡县制;中国古代继宗法分封制度之后出现的以郡统县的两级地方行政制度。盛行于秦汉。秦始皇把全国划分为36郡,下设县,长官郡守、县令由皇帝直接任免。是中央集权的政治制度。史称郡县制度。这一制度对巩固我们祖国的统一,对促进社会经济、文化的发展,起过一定的作用。在此后两千多年的封 ...
    本站小编 半岛在线注册 2019-03-17
  • 张传玺中国古代史要重要问题解答汇编
    张传玺中国古代史要重要问题解答汇编 1,商鞅为什么变法?变法的内容是什么?其政治、社会作用怎样? (提示)商鞅变法的原因:①战国初年,秦是一个由贵良统治的国家,国力很弱,因而要变法图强、提高其政治地:立。②旧的土地制度已不适应经济发展的需要,急待改革.公元前359年和前350年,商鞅主持两次变法:第一次 ...
    本站小编 半岛在线注册 2019-03-16
  • 中国古代史重要名词解释
    母系氏族公社 母系氏族公社是以母亲的血缘关系结成的原始社会的基本单位。它是在血缘家族进一步发展、逐步形成氏族的基础上产生的,是世界各民族普遍经历的阶段。母系氏族公社大约产生于旧石器时代晚期,到新石器时代达到繁盛,并开始逐步为父系氏族公社所取代。 道德经 《道德经》,又称《 ...
    本站小编 半岛在线注册 2019-03-14
  • 中国古代史复习提纲详文解释
    一.重要名词 大索貌阅:隋政府为了加强对人民控制,增加赋税收入的一项措施。在全国范围内进行大索貌阅。即查对户口,并按户籍上的年龄与本人外貌相核对,看是否年龄故意报大报小,以逃避赋役。同时也清查没有报入户籍的人,不实者加以处罚,并鼓励互相检举。大索貌阅大大增加了中央的财政收入,也有利于加 ...
    本站小编 半岛在线注册 2018-03-15
  • 中国古代史专题复习半岛在线注册资料(超详细)
    中国古代史专题复习(超详细) 中国古代的科技文化 一、知识归类 Ⅰ 科学技术篇 1、中国古代的四大发明及其西传 ⑴造纸术 ①西汉先后出现絮纸和麻纤维纸。甘肃天水放马滩出土的绘有地图的纸,是目前世界上所知最早的纸。 ②东汉宦官蔡伦于105年改进造纸术,制造植物纤维纸。 ③造纸术6世纪传到朝鲜、越南和日 ...
    本站小编 半岛在线注册 2018-02-10
  • 北京大学2005年半岛在线注册真题-中国古代史
    一、名词解释(每题5分)1、《续资治通鉴长编》 2、井田制 3、葵丘之会 4、限民名田5、九品中正制 6、《元和郡县图制》 7、南衙北司之争 8、庆历新政 9、探马赤军 10、票拟二、论述题(每题20分)1、汉武帝财政改革措施及作用2、隋唐以后赋役制度的主要变化3、唐代周边主要少数民族及其活动4、元 ...
    本站小编 FreeKaoyan 2018-01-23
  • 西南大学2006年半岛在线注册真题-中国古代史
    本站小编 FreeKaoyan 2018-01-23
  • 南开大学2004年半岛在线注册真题-中国古代史
    本站小编 FreeKaoyan 2018-01-23
  • 华中师范大学2003年半岛在线注册真题-中国古代史复试
    一.你读过哪些本专业的学术著作?请对其中的一种进行评论,并试对其中的某些重要问题或观点谈一谈自己的看法。(限800字以内)(60分)二.就你所接触的材料和知识,试谈历史学或中国古代史专业的发展趋势。(限800字以内)(40分) ...
    本站小编 FreeKaoyan 2018-01-23
  • 华中师范大学2001年半岛在线注册真题-中国古代史
    华东师范大学2001年中国古代史一、名词解释(40%) 胡服骑射 董仲舒 河阴之变 府兵制 永贞革新 唐蕃会盟 绍兴和议 徐光启 萨尔浒之战 四库全书二、简述题(30%,每题各占15%) 1、简析秦朝灭亡的原因。 2、简论赵匡胤。三、1988年,费孝通先生在香港中文大学就“中华民族”问题发表演讲,提 ...
    本站小编 FreeKaoyan 2018-01-23
  • 华中师范大学1999年半岛在线注册真题-中国古代史
    华东师范大学1999年中国古代史一、名词解释:(42) 周公旦 算缗与告缗 府兵制 猛安谋克 东林党 乾嘉学派二、问答题 1、简述北宋初年加强中央集权的措施及其对北宋历史的影响。(28) 2、试述春秋、战国为“古今一大变革之会”说。(30)华东师范大学2000年中国古代史一、名词解释(35%) 夏商 ...
    本站小编 FreeKaoyan 2018-01-23
  • 华中师范大学2002年半岛在线注册真题-中国古代史
    本站小编 FreeKaoyan 2018-01-23
  • 河南大学2006年半岛在线注册真题-中国古代史
    中国通史(1949年之前)一、名词解释: 1.氏族公社2.楚汉之争3.八王之乱4.《唐律疏议》5.猛安谋克6.中国共产党第7次代表大会二、简答: 1.简述春秋时期井田制崩溃的必然性。2.简述东汉田庄经济。3.简述唐太宗和贞观之治。4.简述明朝初期加强君主集权的政治措施。5.简述近代中国民族资产阶级的 ...
    本站小编 FreeKaoyan 2018-01-23
  • 安徽大学2006年半岛在线注册真题-中国古代史
    一。名词解释 1.仰韶文化 2.甲骨文 3.府兵制 4.<大唐西域记> 5.庆历新政 6.摊丁入亩二.简答题 1.简评韩非的法家学说. 2.简述汉武帝的经济政策及其作用. 3.简析唐朝三省制及其职能. 4.分析元朝统一的历史意义三.论述题 1.试述中国古代儒学的发展阶段及其特征. 2.论述明初专制主 ...
    本站小编 FreeKaoyan 2018-01-23
��Ϊ�δ����������γ��������Ӿ��ܻ�ȡ40%���׬Ǯ��
�ƹ�׬ǮȨ�档�δ�����ͨ����������;��Ϊ��վ�ƹ�������VIP��Ա�����û�ͨ���δ����ķ������ӻ򺣱�����󣬿δ�����ȡ40%��ɡ��δ�������վ�κβ�Ʒ��������9�ۡ����������ӡ�����ͼƬ�ȣ�����ѧУ��̳���ٶ����ɡ�΢����΢�š�QQ�ռ䡢֪��������ȸ���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