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地理单元:在一定地理环境及社会文化条件下形成、由具体的政治组织或集团支配、具有一定范围的地理区域。
政治空间结构:由政治地理单元中包括领土范围,边界,位置,形状和具有支配地位的中心性区域等空间要素组成的。
政治实力结构:是由如领土,自然条件,人口,军事,经济,科学技术,国民士气及政府能力等实力要素组成的。
国家:是指在一定范围内的土地上具有一定的统治权,并拥有一定的国民而组成的社会集体。
国家权力:指一国为生存和发展而拥有的力量以及有效使用它的能力,又称综合国力或国力
国家的四个基本特征:(一)拥有确定的领土(二)具有一定数量的定居人口(三)拥有被其国民需要和承认、行使诸如国家、外交等职能的政府(四)拥有主权
国家权力要素:领土空间、自然资源、人口规模、经济水平、军事力量、科学技术、国民士气、政府质量(P331)
领土:是国家最基本的政治地理结构,是一国活动,尤其是一国权利所依赖的最稳定的结构性因素。
全球政治地理格局的基本特征:1、以实力为基础的国家利益是全球政治格局形成演化的根本动因2、国家关系核心行为决定者全球政治格局运作的性质
行为地理:把心理行为等因素引入人地关系的研究中,揭示人类活动与地理环境之间的平衡、反馈的空间关系规律
行为地理学:是研究人类在地理环境中的行为过程、行为空间、区位选择及其发展规律的科学
环境感觉:是客观环境直接作用于人的感觉器官,而在人脑中所产生的客观环境的个别方面或个别属性的直接反映。
环境知觉:是人们在环境外观感觉的基础上对地理环境的整体认识和综合理解的过程。
环境认知:是在环境知觉基础上人们对环境信息再现大脑后的认识。
地理物象:是指地理环境以及事物通过知觉、认识过程反映在人们头脑中的形象。
地理物象特征:1 距离衰减的规律性。2、具有动态性特征。
人类活动的行为空间(P361)
普雷德的行为矩阵: 不同决策者其决策结果处于矩阵中的不同位置,愈接近右下角表明决策者拥有的信息数量愈多,信息质量愈高,运用信息的能力愈强,决策者愈有接近最佳区位的可 能性;越接近左上角表明决策者拥有信息的数量愈少,信息质量愈低,运用信息能力愈差,决策者选择到最佳区位的可能性愈小。
直接活动空间:指人们日常生活,工作,学习,所经历的场所和通路,是人们通过直接经验所了解的空间。
间接活动空间:指人们通过间接地交流所了解到的空间范围,包括通过邮政,电话灯个人间的联系所了解的空间,也包括通过报纸,杂志,广播,电视等宣传媒介所了解的空间。
形式文化区:指某种文化现象,或某些具有相互联系的文化现象在空间分布上具有集中核心区与模糊的边界的文化区。
功能文化区:不是自认状态下形成的,而是该文化特征受政治,经济或社会某种功能影响,其内部彼此之间有一种相互联系从而确定其分布范围的文化区。
乡土文化区:居住于某一地区的居民思想感情上有一种共同的区域自我意识。有的还有一种符号作标志。
文化传播:人们社会交往活动过程中产生于社区,群体以及所有人与人之间的共从关系之内一种文化互动现象。
文化扩散:文化事物从一个地方传到另一个地区。
扩展扩散:某文化现象出现后,通过气居民从该地区向四周不断传递,占据空间越来越大。
迁移扩散:某种文化现象与拥有这种文化现象的人或集团紧密联系,当拥有这种文化的人或群体迁移到新的地方时,会将文化传到该地区的过程。
接触扩散:指某种文化现象易于为接触者所接受,几乎接触该文化现象的人,如同接触到易于传染的病菌一样,自然接受这种文化现象,实现扩散。
等级扩散:指该文化现象的传播,或接受该文化现象的人,在空间上或人群等方面,有一种等级现象。
人文地理学基本理论。 环境决定论,强调自然环境对社会发展起决定性作用。否定人类对环境的影响。人地相关论,不强调环境的决定作用,而是注重人对适应于利用方面的选择能力。人 的生活方式不完全是环境统治的产物,而是多因素的复合体。环境感知论,人与自然环境关系中各种可能性进行选择是不是随意的,随机和毫无规律的而是有一定规 律可循的,他受一种思想意识的支配,即环境感知。协调论,一方面人类应顺应自然规律,充分合理利用地理环境,另一方面要对已破坏的不协调的人地关系进行优 化调控。
麦金德的心脏地带学说英国著名地理学家,1904年 宣读《历史的地利枢纽》提出。从全球战略高度把世界划分为心脏地带。内新月形地带,外新月形地带。心脏地带包括东欧平原一直延伸到西伯利亚平原的欧亚大陆 中心地域,内新月形地带包括德奥土印中及欧亚大陆边缘国家地区,外新月形地带包括欧亚大陆陆地部分以外的大陆及海岛,主要英非洲澳日美洲等。他看到德国和 俄国联合起来就会控制心脏地带威胁英国,提出了三句警示性的全球战略名言“谁统治东欧谁就住在心脏地带,谁统治心脏地带,谁就主宰世界岛(欧亚大陆)谁统 治世界岛,谁就主宰世界。”意义:对国际战略思想生产深刻影响,特别是20世纪前半叶成为许多政治家军事家分析问题制定政策的重要依据之一。
斯皮克曼的陆缘学说从地理条件看陆心自然条件不利,经济发展相对落后不如陆媛,在陆心边缘一直是世界上人口稠密的地区,经济最发达。提出“谁控制陆媛地带,谁就能统治欧亚大陆,谁统治欧亚大陆,谁就能控制世界的命运。”反应了二战及战后世界形势。
中心性区域是国家政治地理结构的重要组成要素
边界的类型:自然边界、人为边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