园林史汇总题 第二部

本站小编 半岛在线注册/2018-10-27

 

类型

时期

特点

举例

大和、飞鸟

300-710

池泉庭园雏形

掖上池心宫、飞鸟岛宫庭园

奈良

710-794

池泉庭园

平城宫东院庭园

平安

794-1192

池泉庭园成熟,演变为净土庭园和寝殿造庭园

神泉苑(池泉)、法成寺庭园(净土)、土御门殿(寝)

镰仓

1185-1392

早起枯山水

天龙寺庭园 

室町

1392-1568

后期枯山水

常荣寺庭园

桃山

1568-1615

茶庭

表千家(不审庵)露地

江户

1615-1867

回游庭园(后期池泉庭园)

桂离宫

 

时期

特点

类型

例子

造园思想

备注

生成期——商周秦汉

①从囿到苑②一池三山③出现私家园林④建筑与艺术成就⑤开创人工堆山的纪录⑥已经注重风景植物的点缀⑦植物园、动物园的雏形8.尚不具备中国园林主要类型,功能单一,充满神话的神秘性

皇家园林

 

 

 

 

私家园林

上林苑

阿房宫

建章宫

未央宫

 

梁园

 

 

园林的转折期(魏、晋、南北朝 )

①自然山水园②造园活动转为艺术创作,粗放转变为较细致的、更自觉的经营③创作方法由写实趋向于写实与写意相结合。④造园功能以游赏功能为主导⑤私家园林作为一个独立的类型盛行, 寺观园林拓展了造园活动的领域

皇家园林

 

 

私家园林

 

寺观园林

芳林园、华林园、玄武湖

 

金谷园、张伦园

 

栖霞寺

玄学

魏晋风流

中国园林风格在六朝时期确定

园林的全盛期(隋、唐 )

①皇家园林的“皇家气派”已经完全形成,皇家园林的地位,比魏晋南北朝时期更为重要。②私家园林的因画成景、以诗入园的做法在唐代已见端倪。③寺观园林的普及是宗教世俗化的结果,同时也反过来促进了宗教和宗教建筑的进一步世俗化。宗教建设与风景建筑在更高的层次上相结合,促成风景名胜尤其是山岳风景名胜区普遍发展。④发扬了秦汉的大气磅礴的闳放风度,在精致艺术经营上取得辉煌成就。⑤类型丰富,公共园林出现,创作技巧、手法更为先进、发达。⑥山水画、山水诗文、山水园林有互相渗透的迹象,中国古典园林的第三个特点——诗画的情趣——开始形成。虽然第四个特点——意境的涵蕴——尚处在朦胧的状态,但隋唐园林作为一个完整的园林体系已经成型,并且在世界上崭露头角,影响及于亚洲汉文化圈内的广大地域

皇家园林

 

 

 

私家园林

 

 

 

 

 

寺观园林

 

 

其他园林(衙署园林、公共园林等)

西苑、兴庆宫 、华清宫  、大明宫曲江池 、九成宫

 

城市私园履道坊宅园(白居易) 郊野别墅园:辋川别业(王维) 、平泉庄 (李德裕)、浣花溪草堂(杜甫) 、庐山草堂(白居易) 。

慈恩寺 、石塔寺、普救寺

 

绛州衙署园、东湖

儒释道共融

贵族文化平民化,宗教文化生活化

综合艺术百花齐放,彰显大唐盛世

 

 园林的成熟前期(宋、元、明、清初 )

 1:私家、皇家、寺观三大园林类型都已完全具备中国风景式园林的四个主要的特点。即本于自然,高于自然;建筑美与自然美的融揉;诗画的情趣;意境的含蕴。

 2:文人园林经唐代的启蒙,兴起于两宋,大盛于明代和清初。园林的创作方法逐渐向写意转化(南宋文人画,加上诸如“小中见大”、“须弥芥子”、“壶中天地”之类的美学观念的影响,对写意园林的兴起起着促进作用。由唐代写实与写意结合转化为写意倾向。所以写意山水园到宋代才得以最终完成。

3:这个时期的特定的政治、经济和文化背景,促成园林的全面“文人化”。文人园林作为一种风格几乎涵盖了私家园林。皇家受到了文人园林的影响。出现了比任何时期都更加接近私家园林的倾向。佛教禅宗兴盛,佛教建筑已完全汉化,禅宗与儒学结合,文人禅悦之风,僧道的文人化等因素促成了寺观园林由世俗化更进一步地文人化。寺观园林更多地发挥其城市公共园林的职能 。掇山理水技艺更加高超,能模仿几乎所有大自然水体形象,与土山、石山、土石山结合构成地貌形象。

5:造园技法和艺术影响力增强。随着佛教禅宗传入日本,中国的造园艺术继唐代以后再度影响日本,促成了盛极一时的禅宗园林,如书院造庭园、枯山水以及茶庭等的相继兴起。明末清初,明代遗臣和江南的文人学者东渡, 日本幕府时期盛行的回游式庭园通过这些人也受到江南私家园林的一定程度的影响。

 

皇家园林

 

 

 

 

 

 

 

私家园林

 

 

 

寺观园林

 

 

其他园林

金明池、艮岳      明:西苑、御花园(重点在大内御苑)。

     清初:西苑、畅春园、避暑山庄、圆明园

    (重点在离宫御苑) 。

 

沧浪亭、拙政园、湖园、独乐园、沧浪亭 、沈园。 

 

寄畅园、影园

 

 

灵隐寺、道场万寿寺

 

 

晋祠

1.文人审美情趣影响造园;

2.诗情画意意境生成;

3.须弥芥子、壶中天地等哲学思想。

 

 园林的成熟后期(清中叶、清末 )

①皇家园林经历了大起大落的波折

②民间的私家园林一直沿袭上代的高峰水平,形成江南、北方,岭南三大地方风格鼎峙的局面。

3园林类型包含皇家园林、私家园林、寺观园林、其他园林及少数民族园林。中国山水式园林的四个特点完全形成,成为中国古典园林一脉相承的基础,影响至今  4园林已由赏心悦目、陶冶性情为主的游憩场所转化为多功能的活动中心。同时又受到封建末世的过分追求形式和技巧的艺术思潮的影响,园林里面的建筑密度较大,山石用量较多,大量运用建筑来围合、分隔园林空间或者在建筑围合的空间内经营山池花木。5:造园的理论探索停滞不前 ,中、西园林文化开始有所交流。

 

皇家园林

大内御苑(北海),行宫御苑,离宫御苑(颐和园  避暑山庄)

 

私家园林江南(拙政园,留园,网师园狮子林),北方,岭南

 

寺观园林

(寺庙道观)

 

其他园林

(公共园林 

           衙署园林 

                 书院园林 

 

少数民族园林藏族

西苑、宁寿宫花园、三山五园(畅春园、圆明园、玉泉山静明园、香山静宜园和万寿山清漪园)、避暑山庄。

 

小盘谷、个园、瘦西湖(私家园林集群);

网师园、留园;

半亩园、萃锦园(恭王府花园) ;

余荫山房、林本源园。

 

小盘谷、个园、瘦西湖(私家园林集群);

网师园、留园;

半亩园、萃锦园(恭王府花园) ;

余荫山房、林本源园。

 

 

藏族罗布林卡园林

守成多于创新,二是过分受到市民趣味的浸润而愈来愈表现为追求纤巧琐细,形式主义和程式化的倾向。

 

 

法国勒诺特尔式园林对欧洲的影响1勒诺特尔式园林给巴洛克艺术带来了高贵典稚的风格。迎合了皇、君主贵族喜好.    

2影响时间长,范围广,遍及欧洲,并向其他国家传布,逐渐代替意大利园林,成为统率欧洲造园的样式。3 欧洲受其影响较大,各国形成其不同风格4欧洲南部的国家受地形影响常在中轴线上将人们的视线引向天空,扩大园林的空间感,而不像意大利文艺复兴园林那样将视线引向花坛,花坛,园路,水池等,比例均比意大利台地园有所放大,台地层数减少而面积扩大。

英国风景园特征1道路、湖岸、林缘线多采用自然圆滑曲线,追求“田园野趣”,小路多不铺装,任游人在草地上漫步或作运动场。2:善于运用风景透视线,采用“对景”、“借景”手法,对人工痕迹和园林界墙,均以自然 式处理隐蔽。

3从建筑到自然风景,采用由规则向自然的过渡手法。4:植物采用自然式种植,种类繁多,色彩丰富,常以花卉为主题,并注意小建筑的点缀装饰。 5:英国风景园在植物种类丰富的条件下,运用了对自然地理、植物生态群落的研究成果,把园林建立在生物科学的基础上,创建了各种不同的人类自然环境,后来发展了以某一风景为主题的专类园,如岩石园、高山植物园、水景园、沼泽园以及以某类植物为主题的蔷薇园、百合园等,这种专类园对自然风景有高度的艺术表现力,对造园艺术的发展有一定的影响。

成熟后期皇家园林和私家园林的造园

 皇家园林      类型:大内御苑、行宫御苑、离宫御苑。                   特点:规模大,类型丰富。独具壮观的总体规划。突出建筑形象的造景作用。全面引进将那园林技艺。象征寓意复杂多样。政治色彩突出。                             案例:圆明园、避暑山庄            私家园林       类型:江南私家园林、北方私家园林、岭南私家园林        特点:规模小,布局精巧。蕴含文人的诗情画意,景观和建筑的布局形式多样       案例:半亩园、个园、留园

 

借景手法的概念,特点,举例子

 有意识地把园外的景物引入园内视景范围中来,近借、远借、邻借、互借、仰借、俯借、应时借 。如北京颐和园的“湖山真意”远借西山为背景,近借玉泉山,在夕阳西下、落霞满天时赏景,景象曼妙。 

8中国的古典园林和英国自然式风景园林的异同点

 同:都崇尚讴歌自然,不是机械的几何图案。强调情感的表达。

 异:1.哲学基础及审美差异,对“自然”不同理解。   2.中国古典园林注重写意,利用文学化、象征性手法烘托园林的意境;而英国设计总是带有明显的实际操作性,师法自然而然的,追求随意性、自由性和多向性的“人工”——而非“自然”。

3.英国风景园中是通过隐藏、掩映等手法将自然之美引入园林的,而中国园林的比德山水,化自然景物于人的心性理想的自然观截然不同。                            4。英国自然风景园林外向型;中国古典园林内向型。

5.功能不同。中国园林一直以来都是少数文人自省和精神自我满足的场所,物质功能从未成为中国园林的重要功能;英国人很快就注意到把花园变成实用的场所,把物质功能与审美愉悦相结合,服务对象更广泛,也更具开放性和公众性。

9中国古典园林造园的手法 1虚实相生,以虚为主”追求建筑与自然的和谐统一       2借景、对景、障景、夹景、分景、接景等组景方式     3水体的配合组景,水体的聚散、收放等理水手法          4以人工山水组合塑造大自然的意境                   5“瘦、透、皱、漏”的理石手法                       6观形为主,取色、赏花、闻香为辅的栽植手法         7景物的景深和层次,过意境的联想来扩大空间感

10日本枯山水的特点

(1)不使用任何水的元素,仅利用山石和白砂等材料,象征性地表现山水、景观。                                 (2)表现禅宗的自然观和禅宗的精神。          (3)枯山水庭园的构成元素很简单,却蕴含着深刻的哲学思想。

(4)表现形态独特而格调优雅,以大自然作为主体,在追求与自然和谐的同时,试图营造出一种人间乐土的境界。

(5)平面布局和空间设计,都呈现出不等边三角形的形态特征。枯山水庭园通过利用各种不同的构成元素的差异来进行布局,在强调各种构成元素的个性的同时追求变化。

3北方,江南,岭南园林特点的差异

(1)北方园林主要为皇家园林,园林的规划布局,中轴线、对景线的运用较多,更赋予园林以凝重、严谨的格调。 建筑形象稳重敦实,气势宏伟,富丽堂皇,以红黄色为主调。带有浓厚的政治和宗教色彩 。一池三山,多是真山真水的自然风貌,园林规模宏大。

(2)江南园林:①规模比较小,布局却精巧. ②景观和建筑的布局不拘泥于对称的定式,灵活多样 ③蕴涵诗情画意的文人气息. 4.辟园于小巷深处, 园林混杂于民居中间 5,建筑风格淡雅、朴素、玲珑清雅以黑白为主色调

(3)岭南园林。1.规模较小,多为宅园。多建于尽可能离开闹市。2.多样的建筑形式,独特的建筑外观;3.鲜明的岭

(4)南水乡特色。4.建筑材料以青灰色的砖瓦为主,显得阴凉清淡.5.园林布局紧凑,内涵丰富,不拘一格,追求灵活多变,充满自然之趣。6更加讲究点景,借景和意境的升华. 7.有江南园林和北方园林的特色,同时有带有西方文化的影子.园林的开放性,兼容性和多元性强。

4通过学习园林史及其园林艺术原理,如何古为今用,西为中用。及未来城市发展趋势.

 

日本枯山水特点1. 往往是一组或若干组的石景,白沙或绿苔铺地,配植少量的乔灌木,无他物。人不能进入庭园,只可从旁观赏犹如大型盆景。   2. 以石景为园林创作的主要内容。  3. 可赏不可游,十分讲求不同观赏角度的成景效果;以有限空间扩大为无限景深,很注重园外的借景,往往建筑、庭园,借景三者浑然一体。  4.作为象征式的庭园,植物配置少而精,尤其讲究控制它的体量和姿态。

5曲水流觞:《兰亭集序》中描写的在兰亭清溪两旁席地而坐,将盛了酒的觞放在溪中,由上游浮水徐徐而下,经过弯集锦弯曲曲的溪流,觞在谁的面前打转或停下,谁就得即兴赋诗并饮酒 雁塔题名唐神龙年以后,新进士及第,天子赐宴,于曲江聚会宴饮,慈恩塔下题名,相沿成俗。这就是人们说的“曲江宴饮”和“雁塔题名”。凡新科进士及第,先要一起在曲江、杏园游宴,然后登临大雁塔,并题名塔 壁留念。当年27岁的白居易成为进士,写下了“慈恩塔下题名处,十七人中最少年”的诗句 。勒诺特园林的特点:①完全人工化;广袤无疑简洁明快,庄重典雅②广袤,追求空间的无限性;③整体上有着平缓而舒展的效果;④府邸总是中心,起着统率的作用,林园既是花园的背景,又是花园的延续;⑤编织在条理清晰、秩序严谨、主从分明的几何网格之中;⑥镜面似的水景效果,大量形形色色的喷泉外,动水较少;⑦广泛采用丰富的阔叶乔木;⑧创造出以花卉为主的大型刺绣花坛;⑨将水池、喷泉、雕塑及小品装饰设在路边或交叉口意大利台地园林 (简洁型:布局规则,典型的花木芳香园,精美的雕塑喷泉,大水池,动物雕塑。卡斯特诺别墅园。。。丰富型:兰特别墅园。。。过分装饰(巴洛克):波波利花园)

园冶中论著的主要造园手法

1.造园之始,意在笔先      2.相地合宜,构园得体    3.因地制宜,随势生机        4.巧于因借,精在体宜   

5.欲扬先抑,柳暗花明      6. 起结开合,步移景异   7. 小中见大,咫尺山林       8. 虽由人作,宛自天开

9. 文景相依,诗情画意     10.胸有丘壑,统筹全局

中国古典园林造园的手法

1虚实相生,以虚为主”追求建筑与自然的和谐统一        2 借景、对景、障景、夹景、分景、接景等组景方式

3水体的配合组景,水体的聚散、收放等理水手法          4以人工山水组合塑造大自然的意境

5“瘦、透、皱、漏”的理石手法观形为主,               6 取色、赏花、闻香为辅的栽植手法

7景物的景深和层次,过意境的联想来扩大空间感

勒诺特尔的成名作是沃—勒—维贡特府邸花园,

 

 

 


相关话题/园林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