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哲学史参考资料(4)

半岛在线注册加油站 半岛在线注册加油站/2007-11-14


 .4明鬼:「執無鬼而學祭祀,是猶無客而學客禮也。」(公孟)
 .5非命:「今用執有命者之言,則上不聽治,下不從事,……命上不利於天,中不利於鬼,下不利於人。」(非命)
 .6非攻:「計其所自勝,無所可用也。計其所得,反不如所喪者之多。」(非攻)
 .7尚賢:「官無常貴,而民無終賤,有能則舉之,無能則下之。」(尚賢)
         「天子唯能壹同天下之義,是以天下治也。」(尚同)
         「選擇賢者立為天子。」(尚同下)
         「父母學君三者,莫可以為治法而可。……莫若法天。」(法儀)
 .8天志:「義不從愚且賤者出,必自貴且知者出,天為貴,天知而已矣。然則義果自
         天出矣。」(天志中)
4評論
「墨子兼愛,摩頂放踵利天下,為之。……所惡執一者,為其賊道也,舉一而廢百也。」
(孟子.盡心上)
「墨氏兼愛,是無父也;無父無君,是禽獸也。……是邪說誣民,充塞仁義也。(同上.滕文公下)
「夷子曰:……愛無差等,施由親始。……孟子曰:……天之生物也,使之一本,而夷之二本故也。」(同上.滕文公上)
「墨于蔽於用而不知文。」(荀子.解蔽)「墨子有見於齊,無見於畸。」(同上.天論)
「尚功用、大儉約而僈差等。」(同上.非十二子)
「以此教人,恐不愛人;以此自行,固不愛己。……其生也勤,其死也薄,其道大觳,使人憂,使人悲,其行難為也。……反天下之心,天下不堪,墨子雖能獨任,奈天下何?離於天下,其去王也遠矣。……亂之上也,治之下也。雖然,墨子真天下之好也,將求之不得也,雖枯槁不舍,才士也夫。」(莊子.天下)

* 墨子為何不能走向科學之路?      * 墨子為何不走向宗教之路?
* 墨子哲學衰微的原因              * 墨子哲學對後代之影響(李)
* 儒墨之異趣
 
第四章 孟子哲學
1曾、思、孟一系
「孟軻受業子思之門人。」(史記)
2心與性善說
「心之官則思,思則得之,不思則不得也。此天之所與我者。」(告子上)
價值根源內在於自覺心是一事,人在經驗事實中能否發揮其價值意識又是一事。價值之自覺,要求如理(勞):
「心之所同然者何也?謂理也、義也。……理義之悅我心,猶芻豢之悅我口。」(離婁下)
* 攝禮歸心(韋)
* 「乍見」「夜氣」「平旦之氣」,此時擺脫了生理欲望的裹脅,呈現「本心」。本心雖現於經驗事實中,但不被經驗事實所限。由心善証性善。(徐)
* 與告子之爭論(徐)
 .1性善
   告子------「生之謂性」:凡S是P
   孟子------天予之「四端」為性:有些S是P
「人無有不善,水無有不下。今夫水,搏而躍之,可使過顙;激而行之,可使在山,是豈水之性哉?其勢則然也。人之可使為不善,其性亦猶是也。」(告子上)
 .2義內
   長者=義?;長之者=義。「義外」則義為外來的強制,必否定自由意志,有二結果:
  a.為了保持自由,不談仁義------道家之末流
  b.犧牲自由,戕賊人以為所謂的「公義」------法家、法西斯主義
3惡之起因
心不能盡其才,緣耳目之欲及環境之影響,溺於物或蔽於物。「旦旦而伐之。」
4工夫理論
「博學而詳說之,將以反說約也。(離婁下)「持其志,無暴其氣。」「知言」「集義所生,非義襲而取。」「勿忘勿助長也。」「養心莫善於寡欲。」「求放心」「先立乎其大者。」「義利之辨」「反身而誠」「擴充四端」「踐形」
5心、性、天、神
「盡其心者,知其性也;知其性,則知天矣。」(盡心上)
浩生不害問曰:「樂正子何人也?」孟子曰:「善人也,信人也。」「何謂善?何謂信?」曰:「可欲之謂善,有諸己之謂信,充實之謂美,充實而有光輝之謂大,大而化之之謂聖,聖而不可知之之謂神。樂正子二之中、四之下也。」(盡心下)
「可欲」乃道德心之自我實現的要求。
6美學思想
「口之於味也,有同耆焉;耳之於聲也,有同聽焉;目之於色也,有同美焉;至於心,
獨無所同然乎?心之所同然者何也?謂理也,義也。」(告子上)
「敢問何為浩然之氣?」「難言也。其為氣也,至大至剛,以直養而無害,則塞於天地之間。其為氣也,配義與道,無是餒也。」(公孫五土)
「存乎人者,莫良於眸子。眸子不能掩其惡。胸中正,則眸子瞭焉;胸中不正,則眸子眊焉。」(離婁上)                              -
「君子所性,仁義禮智根於心。其生色也,睟然見於面,盎於背,施於四體,四體不言而喻。」(盡心上)
「充實之謂美。」(盡心下)
「萬物皆備於我矣。反身而誠,樂莫大焉。強恕而行,求仁莫近焉。」(盡心上)
「說詩者不以文害辭,不以辭害志,以意逆志,是為得之。」(萬章上)
「頌其詩,讀其書,不知其人可乎?是以論其世也。」(萬章下)
(齊宣王)曰:「寡人非能好先王之樂也,直好世俗之樂耳。」曰:「王之好樂甚,則齊其庶幾乎!今之樂,由古之樂也。」曰:「可得聞與?」曰:「T獨樂樂,與人樂樂,孰樂?」曰:「不若與人。」曰:「與少樂樂,與眾樂樂,孰樂?」曰:「不若與眾。」……「今王與百姓同樂,則王矣。」(梁惠王下)
「子貢曰:『見其禮而知其政,聞其樂而知其德。』」(公孫丑上)
「仁之,實事親是也。義之實,從兄是也。智之實,知斯二者弗去是也。禮之實,節文斯二者是也。樂之實,樂斯二者。樂則生矣,生則惡可已也?則不知足之蹈之,手之舞之。」(離婁上)
7仁政與王霸之分(張)
8民本、民主與政權之轉移
「天與之,人與之,故曰:天子不能以天下與人。」(萬章上)
「民為貴」「天視自我民視」


相关话题/

  • 领限时大额优惠券,享本站正版半岛在线注册考试资料!
    大额优惠券
    优惠券领取后72小时内有效,10万种最新半岛在线注册考试考证类电子打印资料任你选。涵盖全国500余所院校半岛在线注册专业课、200多种职业资格考试、1100多种经典教材,产品类型包含电子书、题库、全套资料以及视频,无论您是半岛在线注册复习、考证刷题,还是考前冲刺等,不同类型的产品可满足您学习上的不同需求。 ...
    本站小编 Free壹佰分学习网 2022-09-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