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东师范大学《特殊教育概论》期末考试复习整理资料(6)

本站小编 半岛在线注册/2017-12-31


 4.脑瘫儿童教育中需要哪些特殊教育措施?
尽可能让脑瘫学生在普通班就读。教室的改装应根据学生个体的需要而定。在脑瘫学生的护理和治疗方面,很需要多学科的合作。对于有些学生,可由理疗师、作业疗师、言语矫正师或其他人员结合起来,按一定程序连续为他们提供服务。对于进入普通班的脑瘫学生,不需要有特殊的课程,但应对教学材料及设备做适当调整,以使他们充分地参与班级活动。
 5.简述个别化原则
它渊源于古代的因材施教,个别对待。个别化教学不同于于一对一的教学,它是在集体教学的条件下“适应并注意个性发展的教学”所有的学生都应当在自己的“最近发展区”内获得最大限度的进步。教师的作用是对于异质同班的学生,依据一定标准划分为不同的层次,提出不同的教学要求,给予相应的分成教学。
 五、论述题(每题15分,共30分)
1.    1.      结合工作实际谈本人的体会,突出以下几个观点:1)残疾儿童学习有困难,能力有限,但绝对不是没有学习能力。2)所有特殊儿童都是可教育的,只要有持续的适当的教育都会有进步,只是进步的大小不同而已。3)教育训练的方式方法多种多样,要符合特殊儿童的特点和需要。4)特殊教育在实现有教无类、每一个特殊儿童都具有教育可能性方面已取得了很多成果。
 2. 1)该儿童属于言语和语言障碍儿童。
  2)用中国比内智力量表或韦氏学前和学龄初期儿童智力量表对其进行智力评定。了解该儿童是否在智力方面存在障碍。另外,可用ppvt量表对其进行测试,了解该儿童的语言能力。
  3)建议该儿童到普通幼儿园随班就读;教师可为其制定个别化教育计划,并进行语言训练。
  4)答题者可结合实际,提出两至三条其他的建议。
《特殊教育概论》模拟试卷一
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20分)
1、  社会文化  因素造成的智力落后在智障人群中的比例最高,大约占     70%—80%左右   。
2、布置家庭作业时,给超常学生一些额外精选的“难度题”,这是属于   纵向加深   充实法。
3、教师的作用是对于  异质 同班的学生,依据一定的标准,划分不同的层次,提出不同的教学要求,给予相应的分层教学,这句话体现了课堂教学的  个别化原则    原则。
4、严重攻击性行为,损害他人的生命、财产,违反法律法规所禁止的行为称为  违法行为    。
5、在脑瘫学生的护理和治疗方面,需要  多学科    的合作。
6、认知行为矫正法包括多种具体的方法,其中 自我指导  和  自我监督  对学习困难学生特别有实用价值。
7、资源教室方案的四大功能是指评量、教学、咨询、与在职培训。
8、家庭早期干预中常用的训练计划是  波特奇计划、个别化家庭服务计划  。
9、日常交谈最常用的声音强度为   30~40    分贝。
10、合作学习要求每个异质性小组的人数为     2-6名  。
11、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将特殊教育作为工作计划的重要组成部分的时间是    1966 。
12、将“勺”(shao)读成“袄”(ao),是构音障碍中的    省略         。
13、大多数盲人能及时避开障碍物,这是因为他们具有   障碍感觉  。
14、被大多数人所接受的学习困难学生的流行率为   8%左右   。
15、某位儿童说话时常出现倒句、破句、主语缺损等现象,使用的词汇不及同龄儿童,该儿童可能属于    语言发展迟缓  。
1、苯丙酮尿症是一种常见的  由氨基酸代谢    障碍所引起的疾病。
2、行为矫正是一种遵循学习的原则来矫正   异常情绪和行为问题   的心理治疗技术。
4、简单地降低教学要求,削减课程内容和难度,教师给特殊学生反馈少,很少提问他们,这是  迈秀 效应。
5、随班就读成功的关键有两条,一是   教师   ,二是  管理   。
6、韦克斯勒    编制出了学校儿童用的第一个智力量表。
7、盲相主要表现在○1 行走时的异常状态;2)、重复性呆板动作 。
8、智力水平很高,但没有在学业上取得相应的优异成绩,这是低成就超常  儿童。
9、在上海,具体指导随班就读工作开展的机构是特殊教育康复指导中心 。
10、鉴别学习困难学生的标准是  智力标准  、  学业不良标准、 心理过程异常               。        
11、18岁以下有违法行为者称为  少年违法者   。
12、在教育诊断中,韦克斯勒学龄儿童智力测验可作为  诊断  工具使用。
13、维果茨基提出“最近发展区” 理论,认为儿童与高水平的伙伴合作,能表现    潜在 的发展水平。
14、日常交谈最常用的声音频率是500-3000HZ  。
15、音量太高或太低这是属于  声音  障碍。
2、幼儿早期听力损失对儿童发展最直接的影响是   言语发展进程 。
3、广义的特殊儿童包括  残疾儿童和超常儿童  。
4、“语言频率平均听力损失”就是指语言频率为   500、1000和2000赫兹的平均数
5、语言发展迟缓儿童主要表现为             和             语言技能方面的障碍。
6、脑瘫是指因儿童 大脑发育成熟前 受损所致的一种综合症。
7、随班就读是在 普通教育机构  中对特殊学生实施教育的一种形式
8、智力落后的鉴定通常要经过四个步骤:         、        、         、          。
9、定向指的是个体借助视觉以外的感觉,确定自己在环境中的位置及和其他物体间关系的活动。
1、说话时鼻音过重,这是属于音质  问题。
2、我国目前实施特殊儿童少年教育安置形式主要有特殊教育学校、特殊教育班和随班就读。
3、先天愚型是由于第  21  对(号)染色体的偏差所引起的。
4、我国《残疾标准》中把听力残疾分为两类,即   聋  和  重听    。
5、加深、加快、加难超常学生学习的内容,这是             充实法。
6、常见的失语症有两类,一是运动性失语症  ,另一是   感觉性失语症      。
7、社会生态学模式把特殊儿童的特殊性理解为儿童以             与              
相互影响的结果。
8、超常儿童是指智力和才能高度发展,优异智力、创造力及  良好的个性特征  相互作用构成的统一体
9、视力残疾是指由于各种原因导致            或                ,而难以做到一般人所能从事的工作、学习或其他活动。
10、早期干预的对象主要指 可能产生发育迟缓的高危儿童、 心理或智能发育迟缓的儿童、其他有发展缺陷的儿童。
10、美国有关法律规定,要为每一位               的残疾儿童制定和实施             。
二、名词解释(每题2分,共10分)
1、    动力型学习困难 
由于学习态度、动机、意志以及自我意识等方面存在较多障碍而造成的
2、    视觉障碍儿童
   由于各种原因导致双眼视力障碍或视野缩小,而难以做到一般人所能从事的工作、学习或其他活动。
3、    适应行为
  美国弱智学会把适应行为定义为有效的满足个人环境中的自然和社会需要的能力。它主要包括两方面的内容:一是发挥和保持自己独立性的程度;二是圆满的完成他所接受的个人和社会责任的程度。
4、    运动性失语症 222
5、    癫痫大发作  失去知觉、虚脱、全身惊厥
6、    个体内差异 101
7、    听觉障碍儿童  指由于各种原因,导致双耳听力丧失或听觉障碍,而听不到或听不真周围环境的声音的儿童
8、    感觉性失语症  222
9、    不同步综合症
精神运动性发作(癫痫)  癫癎俗称羊癲疯,是脑部未能对神经细所释放出来的电流作有效的控制而突然引的抽搐现象。
2. 肢体残疾  指人的四肢残缺或或四肢、躯干麻痹、畸形,导致人体运动系统不同程度的功能丧失或功能障碍。
3. 不同步综合征380
4. 口吃指语流或说话节奏中断,言语不流畅,特别是在有些音、音节、词或词组上有迟疑、停顿、重复或延长现象。
5. 手指语手指语又称指语,是用指式(手指的格式变化)代表拼音字母,连接若干个指式,可以拼成任何的语言词句。手指语式语言的特殊形式,专为聋人而设计。
1、定向  是指个体借助视觉以外的感觉,确定自己在环境中的位置以及与其他事物之间关系的活动。
2、构音障碍219
3、溶入式随班就读35
4、智力落后
智力残疾是指人的智力明显低于一般人的水平,并显示适应行为障碍。(3)
智力残疾包括:在智力发育期间(18岁以前),由于各种原因导致的智力低下;智力发育成熟以后,由于各种原因引起的智力损伤和老年期的智力明显衰退导致的痴呆。
5、个别化教学  103

三、简答题(每小题8分,共40分)
1. 简要分析在课堂教学中如何实施个别化原则。
2. 何谓情绪和行为障碍儿童?
答:情绪和行为障碍学生是指:一组在行为表现上与一般学生应有行为有明显偏离,具有以下一种或多种影响教育的明显而持续行为特点的学生:(1)学习能力不足,但不能用智力、感觉和身体的原因加以解释。(2)不能与同龄人和教师建立或保持良好关系。(3)对正常环境缺乏恰当的情绪和行为反应。(4)弥漫性不愉快心境或抑郁。(5)容易出现与个人学习困难有关的生理症状或恐惧反应。这一组学生的障碍表现相当广泛,包括有各种精神障碍及行为问题的儿童少年。
3. 简述我国发展特殊教育事业的基本方针。P17
4. 学习困难儿童有哪些注意特点?172
5. 什么是盲相?
盲相或叫盲态,是指视障患者因早期干预不当而造成的一种外部状况。它主要包括两个方面的表现: 一是行走时的异常状态。二是重复性的呆板动作。
1、    在随班就读课堂教学中,如何理解教学方法手段的多样性、补偿性和启发性。
2、    特殊教育康复指导中心的职责有哪些?
(1)指导本地区随班就读工作的开展;(2)特殊儿童的鉴定;(3)提出特殊教育资源合理利用和调配的建议;(4)为基层学校提供巡回指导以及提供部分师资培训、情报信息、家长学校指导等服务。

相关话题/特殊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