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大权威师范院校2010-2014年333教育综合真题(2)

本站小编 半岛在线注册/2015-12-28


1、有教无类
2、五育并举的教育方针
3、苏格拉底法
4、《初等教育法》
二、论述题(每小题20分,共计40分)
1、试论《学记》在教育管理和教学论上的贡献
2、试论20世纪60年代美国中小学的课程改革
教育心理学
一、名词解释(每个5分,共10分)
1、概括化理论
2、努力管理策略
二、简答题(每个10分,共计20分)
1、简述奥苏伯尔的有意义接受说
2、简述成败归因理论

东北师范大学2010年333教育综合半岛在线注册真题
教育心理
一、简答
简要介绍几种主要的动机理论
二、论述题
什么是创造性?如何对学生的创造性进行培养?
中国教育史
一、名词解释
1、论语
2、蔡元培
二、试分析论述陶行知的生活教育思想及其当代价值
外国教育史
一、名词解释
1、《理想国》
2、终身教育
二、论述题
评述20世纪60年代美国的课程改革
教育学原理
一、名词解释
1、美育
2、因材施教
二、简要回答下列问题
1、简要回答全面发展教育的组成部分及其各自的地位和作用
2、简要回答影响人身心发展的因素及其各自的地位和作用
3、简要回答教育的本体功能
三、结合我国近年来对“应试教育”和“素质教育”的讨论,谈谈你对素质教育的认识和理解

陕西师范大学2014年333教育综合半岛在线注册真题
一、名词解释:
1、学制
2、教育先行
3、教育的劳动起源论
4、发现学习
二、填空题:10个
1、大教学论的作者
2、我国近代第一个颁布并实施的学制
3、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定为学习过程的是
4、感知运动阶段,————,具体运算阶段,形式运算阶段
5、夸美纽斯的教育原则:
6、西方教育史上第一个提出按学生年龄来进行教学的是——
7、学校开展科研活动的步骤——
三、简答题:
1、百日维新的教育改革措施
2、我国中小学现行的教学模式
3、如何高效使用讲授法
4、教师职业的特点
5、如何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
四、论述题:
1、评述我国的教育课程改革
2、教育如何实现其社会发展功能

陕西师范大学2013年333教育综合半岛在线注册真题
一、单项选择题
1、建构主义学习观认为:学习具有主动建构性、社会互动性与
A、能动性B、主体性C、可迁移性D、情景性
2、奥苏贝尔将学习分为机械学习与
A、意义学习B、策略学习C、概念学习D、技能学习
3、在西方古代教育史上,提出教育目的在于实现个人的“灵魂转向”,主张“寓学习于游戏”,“学习即回忆”的教育家是
A、苏格拉底B、柏拉图C、亚里士多德D、奥古斯丁
4、我国最早规定义务教育阶段的学制是
A、壬寅学制B、癸卯学制C、壬子癸丑学制D、壬戌学制
5、颜元主持的漳南书院性质上属于
A、理学书院B、实学书院C、制艺书院D、考据书院
6、在西方近代教育中,依据教育心理学化的理念,提出初等学校教育应该从最简单要素开始,以便循序渐进地促进人的和谐发展的教育家是
A、洛克B、卢梭C、夸美纽斯D、裴斯泰洛奇
7、“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主要阐明的教学原则是
A、启发式原则B、科学性原则C、理论联系实际原则D、巩固性原则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基本特征是:综合性、实践性、开放性、自主性和
服务性B、目的性C、生成性D、社会性
9、我国最早的教学理论著作是
A、《大学》B、《论演说家的教育》C、《论语》D、《学记》
10、我国中小学中常用的基本教学方法是
A、教授法B、演示法C、参观法D、练习法
二、名词解释。(5*5)
1、学习
2、苏湖教法
3、自然主义教育(卢梭)
4、教学
5、教育目的第三题
三、判断题(2*10)
1、前科学概念就是错误概念。()
2、人的创造力与知识储备水平成正比。()
3、蔡元培改革北京大学的指导思想是“尚自然,展个性”。()
4、我国最早的蒙学教材是《三字经》。()
5、多媒体教学是直观教具的一种形式。()
6、“教育预备说”、“科学知识最有价值”等著名论断是赫尔巴特提出来的。()7、教学是学校的首要工作。()
8、《我的教育信条》最集中、最系统地表述了杜威的教育理论。()
9、教育主要通过培育出来的人间接影响社会的发展。()
10、德育的功能就是育德。()
四、简答题(5*4)
1、知识整合与深化的方法与策略有哪些?
2、简述陈鹤琴的“活教育”思想。
3、简述赫尔巴特的教育心理学化思想。
4、如何理解教学过程?
5、简述品德发展的一般规律。
五、论述题(15*3)
1、结合杜威对教育本质的“三大主张”谈谈教育与生活之间的关系。
2、什么是启发性教学原则?结合自己(拟)任教学科谈谈如何在课堂教学中贯彻启发性原则。结合班级管理实际谈谈班集体的发展阶段及其培养方法。
六、材料题(15*1)
材料一:人才效能进一步提高。人力资本投资占国内生产总值比例达到12、0%,比2008年增长1、个百分点;人才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到26、6%(据2008年不完全统计,1978-2008年的平均值为18、9%)。人才对我国经济增长的促进作用进一步提升。——《人民日报》(2012年05月15日4版)
材料二:“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育是民族振兴、社会进步的基石,是提高国民素质、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根本途径,寄托着亿万家庭对美好生活的期盼。强国必先强教。优先大战教育、提高教育现代化水平,对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具有决定性意义。”——《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序言

相关话题/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