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物流学》期末复习重点资料(3)

本站小编 半岛在线注册/2015-07-05


E、减少货物移动距离
9、运输管理的原则是(          )
A、及时     B、准确    C、高效    D、经济    E、安全
10、在选择货物运输手段时,应考虑的主要因素有(       )
A、物品的种类   B、运输量    C、运输时间    D、运输距离      E、运输费用
11、影响运输合理化的主要因素有(         )
A、运输距离    B、运输环节   C、运输工具    D、运输时间      E、运输费用
12、货物储存的基本作业可以分为(       )
A、入库阶段     B、接运阶段    C、保管阶段    D、提货阶段    E、出库阶段
13、货物入库阶段包括(       )
A、货物登帐     B、货物接运    C、货物验收    D、货物储存    E、货物入库
14、货物出库的方式有(      )
A、自提方式     B、到库接货    C、送货方式    D、中转发运    E、货物配送
15、公路运输适用于承担(        )的运输
A、短距离    B、中长距离    C、大宗货物     D、小批量货物      E、“门到门”
16、铁路运输适用于承担(       )的运输。
A、短距离     B、中长距离    C、大批量货物    D、小批量货物    E、“门到门”
17、ABC分类控制法中,A类的库存是(         )的物品。
A、品种数少   B、品种数多    C、占用资金多     D、占用资金少   E、采购较难       
18、对储存物品数量和质量进行有效监测清点的方式有(        )
A、“五五化”堆码       B、交错式堆码  
C、光电识别系统        D、电子计算机监控系统    E、重叠式堆码       
19、流通加工的主要作用是(        )
A、增强物流系统服务功能      B、提高物流系统效率  
C、提高物流对象附加价值      D、降低物流系统成本           E、提高顾客满意度       
20、生产加工的对象包括(         )
A、原材料      B、零配件    C、半成品     D、最终产品      E、呆滞品       
21、流通加工合理化主要考虑的方面有(         )
A、加工和配送结合            B、加工和配套结合  
C、加工和合理运输结合        D、加工和合理商流相结合       E、加工和节约相结合       
22、物流信息的内容包括(       )
A、文件      B、数据        C、知识       D、图像          E、资料       
23、与其它信息相比,物流信息的特征是(       )
A、信息量大      B、信息滞后    C、更新快     D、来源多样化      E、信息不完全       
24、物流系统对(         )起强大的支持作用。
A、交易      B、管理控制    C、物流运输管理     D、决策分析      E、战略计划制订       
25、按信息来源分,物流信息可以分为(        )
A、口头信息      B、外部信息    C、书面信息     D、内部信息      E、固定信息       
26、按照进行装卸搬运所处地点的物流设施或所使用的物流设备对象分类,装卸搬运包括(  )
A、港口装卸   B、铁路装卸   C、仓库装卸   D、飞机装卸   E、汽车装卸
27、要实现流通加工的最优配置就应该从下述方面加以考虑(        )
A、加工和配送结合        B、加工和配套结合      
C、加工和节约结合        D、加工和合理运输结合
E、加工和合理商流结合

三、判断改错题。判断下列说法是否正确,对的在后面的( )打,错的在后面的( )打,并在划线部分改正。
1、搬运是指物体上下方向的移动,装卸指横向或斜向的移动。(× 横向或斜向; 上下方向 )
2、装卸搬运只是增加了物流成本,不能给物流对象带来附加值。 (  √      )
3、对于装卸搬运机械化,只有装卸机械的能力达到一定规模,才会有最优效果。(  √       )
4、运输是“第二个利润源”的主要源泉。(  × 第三个利润源   )
5、在物流系统中,搬运和运输是并列的两大主要功能要素,被称做物流的两根支柱。( × 运输和储存 )
6、储存各项费用支出都是降低企业效益的因素,储存对流动资金的占用比例高,甚至使企业无法正常运转。这说明储存具有相互作用。(  × 逆作用    )
7、在某些领域,储存合理化的概念就是没有储存的概念,这是新经济时代的一个新的发展。(     √      )
8、为完善物品的使用价值并提高其价值的加工是生产加工。(  ×  流通加工    )
9、流通加工是对生产加工的取消或代替。( × 辅助及补充     )
10、流通加工合理化的含义是实现流通加工设施的最优配置。( × 流通加工     )
11、现代物流与传统物流相比,最大的区别在于现代物流具有“信息”这个功能要素。(  √    )
12、包装可以看成是生产的起点,同时也是流通的终点。( ×  终点,起点      )
13、保证被储存物品的安全,是完成储存功能的根本要求。( ×  质量       )
14、货物从装卸搬运状态转变为静止状态的难易程度称之为装卸搬运活性。(× 静止,搬运)

四、名词解释
1、包装(GB):采用适当的材料,制成与物品相适应的容器,以便进行装卸、搬运、运输、保管和销售,使物品免受外来因素影响,顺利实现商品价值和使用价值而采用的一种综合性的经济措施。包装是生产的终点;物流的起点
2、装卸(GB):物品在指定地点以人力或机械装入运输设备或卸下。
3、搬运(GB):在同一场所内,对物品进行以水平移动为主的物流作业。
4、运输(GB):用设备和工具,将物品从一地点向另一地点运送的物流活动,其中包括集货、分配、搬运、中转、装入、卸下、分散等一系列操作。
5、储存(GB):保护、管理、储藏物品。
6、流通加工(GB):物品在从生产地到使用地的过程中,根据需要施加包装、分割、计量、分拣、组装、价格贴附、标签贴附、商品检验等简单作业的总称。
7、物流信息(GB):反映物流各种活动内容的知识、资料、图像、数据、文件的总称。
8、集装箱:是指海、陆、空不同运输方式进行联运时用以装运货物的一种容器。
9、国际多式联运:指按照多式联运合同,以至少两种不同的运输方式,由多式联运经营人将货物从一国境内接管货物的地点运至另一国境内指定地点交付的货物运输。优点:简化托运、结算及理赔手续,节省人力、物力和有关费用 。2缩短货物运输时间,减少库存,降低货损货差事故,提高货运质量。 3降低运输成本,节省各种支出。 4提高运输管理水平,实现运输合理化。
10、合理运输:按照商品流通规律、交通运输条件、货物合理流向、市场供需情况,走最少的里程,经最少的环节,用最少的运力,花最少的费用,以最短的时间,把货物从生产地运到消费地。
11、配送:配送是按照用户订货要求,以现代送货形式,在配送中心或其它物流据点进行货物配备,并以合理方式送交用户,实现资源最终配置的经济活动
12、配送与传统送货的区别:
13、共同配送:多个客户联合起来共同由一个企业或第三方物流服务公司来提供配送服务。是配送集约化发展,极大解决配送低效率问题的配送模式。
五、简答题
1、包装的功能 1)保护商品。2)单元化(1便利运输2便利装卸 3便利储存)3)促进销售。4)增值性功能——增加盈利
2、包装的类型:按包装在流通中的作用划分1、商业包装2、运输包装
按包装的通用性划分 1、专用包装 2、通用包装
按照包装容器分类 1、按包装容器形状划分2、按容器的使用次数划分 3、按包装技术方法分类
 4、按包装材料划分
3、包装的技术方法:防震包装技术、防锈包装技术、防霉包装技术、真空包装与充气包装技术、收缩包装与拉升包装技术。
4、现代集合包装技术:将若干包装件或商品组合在一起形成一个适合运输的单元。
5托盘包装:是为了有效地装卸、运输、保管,将其按一定的数量组合放置于一定形状的台面上
6、包装合理化途径:1.包装的轻薄化2.包装的单纯化3.包装的单元化和标准化。4.包装的机械化和自动化。5.包装的绿色化
2、包装合理化的要求有哪些?1、保护商品,造型美观2、包装样式和尺寸要考虑与货柜、货架尺寸匹配,形成倍数关系。3、每箱装货量标准化4、包装样式与保管、运输相适应5、包装样式与搬运相适应6、易于入库,易于开包7、既坚固结实又易于处理8、注意所选包装材料的价值9、包装设计经济实用10、与产品价值相符,显示出产品特点11、选用符合产品性质与消费者心理的色彩。12、文字设计一目了然。

相关话题/物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