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0年法律硕士考试卷民法学考试试题(5)

网络资源 半岛在线注册/2009-01-12



民法部分复习方法与答题技巧

要想在考试中得到高分,掌握科学的复习方法和答题技巧能够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有许多考生复习得很刻苦,花了很多时间,到了考场上却有许多题目不会做,或者全部题目都做完了,而且感觉很好,但得到的分数很低,连考生自己都想不明白原因是什么。其实,原因很简单,那就是他的复习方法不对,缺乏对民法理论的灵活运用;或者他没有掌握答题技巧,而是按照他所设想的内容答题,但与参考答案或者评卷老师的思路不相吻合,导致得分很低。因此,掌握合理的复习方法和答题技巧是你在半岛在线注册中拿到高分的重要保障。

一、复习方法

科学的复习方法是建立在对民法这一学科的理解上。下面根据民法所具有的特点分析在复习中应当注意掌握的各部分内容:

第一,作为一门经过长期发展形成的学科,民法形成了自己的完整法律理念。对这些理念,考生应当深刻领会。例如,在民事法律行为和合同法领域,形成了意思自治和合同自由的理念;在物权法领域,形成了物权法定、一物一权、物权优先性以及公示公信原则等理念;在侵权法领域,形成了“行为人为自己的过错负责”的理念,并进而形成了过错责任原则这一最基本的归现原则。

第二,作为一门追求逻辑严密的学科,民法形成了一系列内容确定的概念。例如,法律事实、代理、诉讼时效、善意取得、同时履行抗辩权、代位继承等。这些概念是构成民法学的基石,也是考试的重点内容。根据2002年样题的要求,概念比较题是2002年的一个题型,所占分数高达20分,考生更需要对重要概念及相互之间的区别有清楚的认识。

第三,作为一门应用学科,民法在各个制度中形成了系统的法律规则。这些规则是考试的最核心内容。当然,这些规则的表现方式不同。例如,在民事主体领域,主要表现为法人成立的规则;在合同法领域,主要表现为合同法成立、效力、履行等的规则,例如要约的成立要件、合同生效的要件等。第四,作为一门内容丰富的学科,民法各个制度均有自己的构成要件和法律后果。因此,要注意掌握各重要制度的构成要件和法律后果。这是考察的核心内容。在2002年样题中,概念比较题、辨析题、法条分析题主要是对此部分内容的考核。第五,作为一门操作性极强的学科,民法规定了详细的操作规则,尤其是关于时间的各种规则。例如,诉讼时效期间、撤销权的存续期间、著作权保护期间、商标权保护期间、专利权保护期间、宣告死亡的期间等。对于这些小的知识点一定要注意掌握,尤其是它们的时间长度以及起算时间要牢牢记住。它们往往作为选择题或者判断题的出题对象。

第六,作为一门面向实务的学科,民法特别强调各种制度的适用背景,即根据案件的具体情况确定适用何种民法制度。因此应当掌握各个民法制度所适用的背景。例如,善意取得制度不适用于哪些情况;代位继承与转继承的适用范围等。

第七,作为一门维护公民、法人民事权利的学科,民法是由各项民事权利构成的。因此,掌握各项重要权利的构成要件、适用范围是非常重要的。例如物权、所有权、债权、著作权、专利权、商标权、继承权、人身权等。

掌握了民法这一学科的上述规律,就可以把握复习重点,有意识地、有针对性地组织自己的复习,而不是平均用力,花很多时间去记忆并非考试对象的内容。

另外需要说明的一点是,根据出题规则和出题规律,一般而言往年已经出题的地方不会再出题。因此在2000、2001年已经出题,尤其是出大题的地方,不会再出大题,如善意取得制度、表见代理制度、法人的法律特征、法人的成立条件、一般侵权行为的构成要件等。

掌握了这一规律,就会节省一部分复习时间,掌握其他的重点内容。不过,这并不是说某一章中已经出了大题,就不会再在本章出大题了。例如,2000年与2001年考题中都出了“法人制度”一章的简述题。因此,重点章节永远是出题的重点,不能因该章已经出了大题就忽视了对本章其他内容的掌握。例如民事法律行为一章一直是重点考察的内容,2000年考题中出了“民事法律行为应当具备的条件”这一15分的论述题,而2001年试题则基本没有涉及,这并不是说本章就不会再出大题了。实际上,本章还有其他重点内容。我们注意到,无效民事行为、可撤销民事行为制度基本没有考到,而这部分内容非常重要。因此不排除2002年考题将在该部分内容中出大题。这一特点对其他各重点章节同样是适用的,在此就不再一一列出,请各位考生根据我们下列罗列的重要概念和重要制度、规则认真掌握重点内容。

下面试列出民法学中重要的概念之间的区别:

1.事实行为与民事法律行为;2.民事权利能力与民事权利;3.民事权利能力和民事行为能力;4.宣告失踪与宣告死亡;5.个人合伙与法人;6.社团法人与社会团体法人;7.公民民事权利能力与法人民事权利能力;8.公民民事行为能力与法人民事行为能力;9.民事法律行为与民事行为;10.附条件民事法律行为与附期限民事法律行为;11.无效民事行为与可撤销民事行为;12.委托代理与法定代理、指定合理;13.委托合同与授权行为;14.显名代理与隐名代理;15.无权代理与表见代理;16.诉讼时效与取得时效;17.诉讼时效与除斥期间;18.诉讼时效中止与诉讼时效中断;19.物权与债权;20.用益物权与担保物权;21.动产物权与不动产物权;22。善意占有与恶意占有;23.抵押权与质权;24.抵押权与留置权;25.质权与留置权;26.按份共有与共同共有;27.合同之债与非合同之债;28.特定物之债与种类物之债;29.按份之债与连带之债;30.债权转让与债务移转;31.合同解除与合同撤销;32.要约与要约邀请;33。缔约过失责任与违约责任;34.缔约过失责任与侵权责任;35.同时履行抗辩权与不安抗辩权;36.同时履行抗辩权与先诉抗辩权;37.一般保证与连带责任保证;38.定金与预付款;39.租赁合同与融资租赁合同;40.委托合同、行纪合同、居间合同;41.人身权与财产权;42.人格权与身份权;43.身体权与健康权;44.名誉权与荣誉权;45.名誉权与隐私权;46.外国优先权与本国优先权;47.法定继承与遗嘱继承;48.本位继承与代位继承;49.代位继承与转继承;50.遗嘱继承与遗赠;51.遗赠扶养协议与遗嘱继承;52.遗赠扶养协议与遗赠;53.过错归责原则与无过错归责原则;54.侵权行为与民事法律行为;55,侵权行为与事实行为;56.故意与过失;57.重过失与轻过失;58.正当防卫与紧急避险;59.不可抗力与意外事件3碰.共同侵权行为与单独侵权行为;61.违约责任与侵权责任;62.拒不履行与不能履行。

下面试列出民法学中重要的制度、规则的构成要件或法律特征

1.民法的调整对象;2.民法的调整原则;3.民事法律关系的特征;4.民事法律关系的要素;5.公民民事行为能力的法律特征;6.死亡宣告被撤销后的法律后果;7.个体工商户和农村承包经营户对外承担的财产责任;8.法人的法律特征;9.法人成立的条件;10.民事法律行为的特征;11.民事法律行为的有效条件;12.附条件民事法律行为中条件的法律特点;13.无效民事行为的特点和认定;14.可撤销民事行为的特点和认定;15.可撤销民事行为的效力;16.民事行为被确认无效或者被撤销的后果;17.代理的法律特征;18.代理权行使的规则;19.隐名代理;20.无权代理的表现和效力;21.表见代理;22.诉讼时效的法律特征;23.诉讼时效的效力;24.诉讼时效中止的适用条件;25.诉讼时效中断的适用条件;26.物权的特征;27.所有权的特点;28.所有权的原始取得方式;29.抵押权的特征;30.抵押权的效力;31.质权的效力;32.留置权的成立要件;33.共有的法律特征;34.债的消灭原因;35.不当得利的构成要件;36.无因管理的构成要件;37.要约的构成要件;38.承诺的构成要件;39.缔约过失责任的构成要件;40.双务合同履行中的抗辩权;41.合同的保全,即代位权和撤销权制度;42.保证的法律特征;43.定金的种类;44.人身权的特征;45.人格权的种类;46.知识产权的特点;47.著作权的主体;48.著作权的内容;49.著作权的限制;50.邻接权的内容;51.专利权的主体;52.专利权的客体;53.授予专利权的实体条件;54、专利权的内容;55.专利权的限制;56.商标注册的实体条件;57.我国继承制度的基本原则;58.继承权的丧失;59.遗产的特征和范围;60.法定继承的特征和适用范围;61.法定继承人的范围和顺序;62.代位继承的适用条件;63.转继承的适用条件;64.遗嘱的特征;65.遗嘱的实质生效要件;66.遗赠的特征;67.遗赠抚养协议的特征;68.遗产分割的原则;69.民事责任的特征;70.民事责任的归责原则;71.侵权行为的法律特征;72.一般侵权行为的构成要件;73.一般侵权行为民事责任的抗辩事由;74.违约责任的构成要件;75.承担民事责任的方式;76.合同的解除;77.要约失效的情形;78.违约责任的承担方式。

二、答题技巧

多年来,我们一直参与法律硕土人学考试的评卷工作。面对大量的形形色色的答卷,我们为许多考生因为不懂得答题技巧不能得到高分而惋惜。从他们的答卷中可以看出,他们复习得很扎实,但因遗漏了一些内容而不能得到满分或较高的分数。在此,我们根据参加评卷工作的体会,与考生谈一谈答题技巧。

(一)选择题的答题技巧

在2002年样题中,选择题包括两种题型:单项选择题和不定项选择题,其中不定项选择题是新出现的题型,两种题型所占分值高达30分。因此考生应当掌握选择题的答题规律。当然,要做好选择题,最基本的还是对民法知识有扎实的掌握。根据出题特点,民法学中小的知识点特别适合出选择题,如时间;当事人;立法原则;各制度的法律后果;容易混淆的概念;标的物的范围;各制度的分类、法律属性;重要的法律条文等。

考生如果对某一知识点掌握得非常扎实,则在做某一选择题时对正确答案非常确定。如果考生并不能在数项备选答案确定哪一项是正确的,则往往会在上面花费很多的时间去考虑,并且在数个选择中犹豫不决。我们的建议是,在遇到此种情形时,暂且将其放置不管,先做后面的试题,也许后面的试题因与该选择题有关而给你某种提示。即使没有提示也没有关系,因为一道选择题毕竟只有一分或两分,不能因小失大,导致因占用大量时间而没有做完后面的分值很高的题目。对此类选择题考生最终是要选择一个答案的,如果你确实不能确定,我们建议你选择最初的答案,因为此时感觉是非常重要的。我们经常看到这样的答卷,某位考生对某一选择题作了数次选择,划了又选,选了又划,但正确答案往往是他最先选择的答案。 (二)判断题的答题技巧 判断题的考察对象与判断题非常相似,但更集中一些,一般针对的是容易混淆的概念;构成要件;制度之间的相互关系;民事法律行为(包括合同)的形式等。与选择题相比之下,判断题的难度较小,因为考生只有两种选择:对或错。与选择题一样,如果考生对答案非常确定,则考生相信自己的选择即可。如果考生对自己的判断存在怀疑,我们建议考生应当以自己最初的选择为准。

(三)概念比较题的答题技巧

概念比较题是2002年样题中新出现的一种题型。不过,此种题型已经非常广泛地被各高校半岛在线注册试题所采用。我们认为,与名词解释题相比,概念比较题更容易一些。这是因为,在民法学中,有大量的概念,但相互之间具有可比性的毕竟在少数。因此此种题型实际上已经为考生指明了复习的方向,即在准备此类题目时,最好将你所能找到的概念比较题都列出来,逐一记忆清楚。因此,如果准备充分,该种题型应当是考生能够得高分的地方。

根据2002年样题参考答案的要求,此类题目的答案包括以下内容:1.答上两个概念的含义;2.用简洁的语言将它们之间的区别之处答上。对法律硕士考试指南中没有列出的概念比较(如诉讼时效中止与诉讼时效中断),考生应自己准备答案。

(四)辨析题的答题技巧

辨析题是2002年新增加的题型,其特点是给出一个小的案例,某一当事人提出一个似是而非的说法,让考生根据民法原理和我国的法律规定分析此种说法是否成立。对广大非法律专业考生而言,此种题型具有很大的难度。考生一定要掌握其出题规律、参考答案和评分标准,并通过本丛书有关本题型的大量练习,提高对本题型的熟悉和掌握程度。在准备此类题型时,首先应当根据案情和当事人的说法确定本题要考察的是哪部分的内容,是继承、合同、物权还是诉讼时效,然后再确定在该部分内容中,它具体考察的是哪一项制度,是代位继承、合同的订立、善意取得,还是诉讼时效中断,然后再根据答题的要求给出答案。

根据2002年样题参考答案的要求,此类题目的答案包括以下内容:1.对题目中当事人的说法给出一个概括性的回答,即此种说法是合法的,还是非法的,或者是不一定的。如果是不一定的,你还要继续说明如果此种说法能够成立,理由何在;2.根据民法原理分析此题涉及的基本理论问题,用简明的语言点出本题涉及的理论;3.我国法律对此问题是怎么规定的。此部分占分比较多,所以要答得全面、准确、具体;4.根据民法原理和我国法律规定对此种说法作一较为全面的总结。

只有符合上述内容的答案才是全面的,才能够得到高分。漏掉任何一项都会丢分。 (五)法条分析题的答题技巧

在2002年样题中,法条分析题的题目增加,分值也增加,足可见此种题型已经得到了认可。我们认为,考生不必对此种题型有畏惧感,因为它只不过是传统的简答题或者论述题的变种而已,考察的内容完全相同,只是比原来更为综合一点,并且要注意此种题型的答案要求即可。

因此,考生在准备此类题目时,仍然应当将民法重要的制度、构成要件、法律后果等记清楚,同时在复习时要对复习指南中出现的重要条文一一列出,逐个准备,以不变应万变。

另外,考生还应当改变以前只看指南的复习习惯,要把重要的民事立法通读几遍,如民法通则、合同法、继承法、著作权法、专利法、商标法、担保法。 根据2002年样题参考答案的要求,此种题型的答案应当包括以下内容:1,用一句话说明该条文是关于什么内容的规定;2.将该条文涉及的概念准确答出;3.说明该条规定的立法意义。考生可根据该条规定针对的内容作出说明。不过,这一部分往往是考生容易忽略的地方,因此要要通过反复练习掌握此点;4.答出该制度的构成要件。一般而言,此类考题针对的对象往往是民法中最重要的制度。因此,在复习中将这些制度的构成要件记清楚是一个基本要求;5.答出该制度的法律后果。当然,这要视具体情况而定。如果该制度没有法律后果,则不必答出。不过,一般而言,民法重要的制度都会有法律后果的。

只有将上述五个部分的内容全部答上,才是一个完整、合格的答案。漏掉其中任何一个部分都会扣分。

[六)案例分析的答题技巧案例分析题所占分值较高,以后还有增加分值的趋势。因此对这一题型一定要引起足够的重视。在回答此类题目时,应注意的问题是:

第一,认真阅读案情,确定考察对象。法律硕士人学考试的案例分析题具有综合性,重点考察考生对重要的民法制度、理论及其应用的理解与掌握程度。因此,在复习过程中,就要有意识地阅读、分析一些案例,以提高自己应用民法理论的能力。在考试中,对案情要认真阅读,并结合自己对民法的理解,从中确定考察的对象是什么。出题老师在出案例分析题时总是有一个基本出发点的,即该题要考察考生对哪部分的掌握程度,是无效民事法律行为、代理、善意取得,还是代位继承等。因此,考生应根据案情的表述,确定案例考察的范围。

以200l年考题为例。在该考题中,张某并非食品公司的工作人员,但却以食品公司的名义与加工厂订立了合同。很明显,本题考察的是你对代理这部分内容的理解程度。这样你就确定了考察对象和范围,从而使你的答题具有了针对性。在代理范围内,再进一步去考虑考察范围。食品公司并没有授予张某以代理权,而张某却实施了代理行为。很明显,这是一个无权代理行为。然后,考生就应当考虑无权代理的几种情形。不过,在本案中,有一个重要的情节是张某是持食品公司营业执照副本和空白合同书与加工厂签订合同的,也就是说,从这些表面情况看,张某是有代理权的,而实际上张某并无代理权,因此属于无权代理中的表见代理。确定这一步之后,你只需考虑一下表见代理的法律效果即可对本案作出一个非常准确的回答。

第二,根据问题回答,注意语言要简练。案例分析题一般都有3-5个问题,考生应当根据各问题的要求作答,不需要太过详细。因为案例分析题与简述题、论述题不同,它并不是考察你对某一问题的系统、深人的了解,而是考察你对理论的应用能力。因此你只要根据问题的要求作出了正确回答,判卷老师就能够知道你对这个问题的掌握程度了。

第三,答案要明确肯定,不能犹豫不定。有些考生对问题考虑得过于复杂化,不敢轻易不结论,因此在作答时态度来回摆动,一会认为应当保护甲的权利,一会又认为乙的权利也应受保护。这样答题一般很难得到高分。这是因为,出题老师在出案例分析题时都是有一定目的性的,考察的是你对某一问题的掌握程度,而且法律硕士入学考试面向的是非法律专业的学生,不可能出很难、很怪、很复杂的题目。因此,考生在作答时一定要非常明确,绝不能似是而非。

最后要说明的一点是,无论你能否非常好地完成考试,一定要保持卷面的清洁;整齐。这是对考生最基本的要求。如果考生在卷面上龙飞凤舞,字体很不规范,即使按照你回答的内容你能够得到90分的高分,恐怕你也很难拿到85分。这是因为,能不能把字写好,显示了一个考生的基本素质以及是否尊重判卷老师的工作。卷面非常乱,判卷老师对该考生的印象马上变得很差,即使你答得再好,也不能改变判卷教师的这种态度。如果你字体写得非常工整,思路非常清晰,注意分点、分段,一般你都能够比正常分数多得4-8分。 
 

相关话题/

  • 领限时大额优惠券,享本站正版半岛在线注册考试资料!
    大额优惠券
    优惠券领取后72小时内有效,10万种最新半岛在线注册考试考证类电子打印资料任你选。涵盖全国500余所院校半岛在线注册专业课、200多种职业资格考试、1100多种经典教材,产品类型包含电子书、题库、全套资料以及视频,无论您是半岛在线注册复习、考证刷题,还是考前冲刺等,不同类型的产品可满足您学习上的不同需求。 ...
    本站小编 Free壹佰分学习网 2022-09-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