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法学辅导:民法的本质

网络资源 半岛在线注册/2009-01-12

一、民法的起源

民法起源于简单商品经济获得相当发展程度的古代罗马社会。民法学界通说认为,民法一词系由罗马法的市民法延续而来。经过千百年人类历史演进的陶冶,民法逐步成为调整世界各国不同社会形态下与商品经济相适应的财产关系和人身关系的基本法律规范。

二、民法的概念和特征

民法是调整平等的民事主体在从事民事活动中发生的财产关系和人身关系的法律规范的总和。

民法具有如下特征:

1、民法调整的财产关系和人身关系是与一定社会发展时期中商品经济发展的要求相适应的,从本质上讲,民法就是把一定社会里商品经济发展的客观要求直接上升为法律规范的。

2、民法调整的是平等主体之间发生的财产关系和人身关系。法律关系主体地位的平等性,是民法同诸如行政法、劳动法等其他许多法律部门相区别的重要标志之一。

3、民法,是调整民事主体间发生的财产关系和人身关系的法律规范的总和。在民法学研究领域,可将民法区分为形式意义上的民法和实质意义上的民法。形式意义上的民法,仅指系统编纂的民法典;实质意义上的民法,则包括民法典和其他一切调整平等主体间的财产关系和人身关系的法律规范。在我国,实质意义上的民法,又可称为广义上的民法,包括《民法通则》和物权法、债与合同法、知识产权法、婚姻法、继承法以及公司法、海商法、保障法、破产法、票据法等。

三、我国的民事立法

我国的民事立法经历了曲折的发展历程。进行经济体制改革以来,社会主义商品经济得到空前迅速的发展,与此相适应,我国的民事立法步入了健康发展的轨道。我国相继颁布了包括经济合同法、婚姻法、继承法、中外合资企业法、中外合作经营企业法、全民所有制工业企业法等在内的一系列民事法规。1986年4月12日由第六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通过并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是一部调整平等主体之间财产关系和人身关系的重要法律。当然,由于《民法通则》本身并不是一部民法典,因此尚需对财产关系和人身关系的民法调整制定更为具体的法律规范。该法颁布以后,我国又制定和实施了一系列单行民事法律、法规。目前,我国的民事立法已经形成在《民法通则》的统辖下组成的一个日渐完善的体系,共同调整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的财产关系和人身关系。不久的将来,我国将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系的需要,制定和颁布具有中国特色的、体系完整、内容科学的民法典。

相关话题/

  • 领限时大额优惠券,享本站正版半岛在线注册考试资料!
    大额优惠券
    优惠券领取后72小时内有效,10万种最新半岛在线注册考试考证类电子打印资料任你选。涵盖全国500余所院校半岛在线注册专业课、200多种职业资格考试、1100多种经典教材,产品类型包含电子书、题库、全套资料以及视频,无论您是半岛在线注册复习、考证刷题,还是考前冲刺等,不同类型的产品可满足您学习上的不同需求。 ...
    本站小编 Free壹佰分学习网 2022-09-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