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章主要把握:1)刑法的基本原则及其应用;2)刑法的效力范围
复习要求:
第一节 刑法概述
记住刑法的概念,了解广义与狭义刑法包含的范围。知道刑法的本质属性,了解刑法的3个特征。掌握《刑法》第2条的规定。
第二节 刑法的基本原则
要求能够背诵《刑法》第3、4、5条条文。掌握及其应用我国刑法规定的三项基本原则。
第三节 刑法的效力范围▲
简单了解概念;重点掌握刑法的空间效力▲;时间效力把握从旧兼从轻原则在案例题中的运用。
第二章 犯罪概念
要求结合犯罪的特征掌握中国刑法中的犯罪定义;刑法第十三条但书(情节显著轻微危害不大的;不认为是犯罪)的意义;掌握犯罪的基本特征▲;犯罪的本质特征是“具有一定严重程度的社会危害性”。
第三章 犯罪构成(▲▲历年重点)
第一节 犯罪构成的概述
掌握犯罪构成的概念;了解犯罪构成的特点与分类。知道分类及方法,能够判断识别某行为属于哪种犯罪构成。注意掌握修正的犯罪构成。
第二节 犯罪客体
掌握犯罪客体的概念;犯罪客体的种类▲:要求知道并了解三类客体及其作用、意义;掌握犯罪客体与犯罪对象的关系。
第三节 犯罪客观方面▲
掌握犯罪客观要件概念及三个要素。危害行为(▲必考内容),掌握不作为必须具备的条件▲,掌握三个法定义务来源。理解把握刑法的因果关系▲。
第四节 犯罪主体
重点掌握刑事责任年龄(▲必考内容)与刑事责任能力▲,从年龄和精神状态两个方面重点掌握。知道已满14周岁不满16周岁负刑事责任的8种犯罪。掌握“正常人”、“完全精神病人”、“相对精神病人”、“间歇性精神病人”、生理性醉酒、病理性醉酒、又聋又哑或者盲人犯罪的规定。
第五节 犯罪主观方面
重点是犯罪故意与犯罪过失。能够有效的区分和运用直接故意、间接故意、过于自信的过失、疏忽大意的过失。
第四章 故意犯罪的停止形态
第一节 故意犯罪的停止形态概述
掌握故意犯罪停止形态的概念即可。
第二节 犯罪既遂
从客观题的角度把握犯罪既遂的三种表现形态及每种形态有哪些犯罪。
第三节 犯罪预备
本节比较重要,要求掌握概念、处罚原则,把握特征。
第四节 犯罪未遂▲
要求把握犯罪未遂的概念、特征,处罚原则。把握预备犯与未遂犯的区别。
第五节 犯罪中止▲
要求了解犯罪中止的概念,重点掌握犯罪中止的特征及处罚原则。
第五章 共同犯罪(▲重点看法条,案例分析应用)
掌握《刑法》第25、26、27、28、29条
第一节 共同犯罪的概念及其构成
共同犯罪的的构成特征;共同犯罪的认定△;
第二节 共同犯罪的形式▲
掌握犯罪集团的概念及成立条件。
第三节 共同犯罪人的种类及其刑事责任▲
共同犯罪人的刑事责任重点把握主犯、从犯、胁从犯、教唆犯的概念、处罚原则。掌握主犯的种类;掌握成立教唆犯必须具备的条件。共同犯罪与犯罪的停止形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