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部分:刑法总则部分
三、任意选择题:
1、美国人甲将美国航空公司的班机从美国劫持到中国广东省迫降,被我国公安机关抓获。关于本案,哪种说法正确?
A、 对甲不能适用中国刑法审判
B、 对甲不能依据属地原则适用中国刑法审判
C、 对甲能依据普遍管辖原则适用中国刑法审判
D、 对甲能依据保护原则适用中国刑法审判
2、缓刑是:
A、 有条件提前释放的制度
B、 有条件不执行原判刑罚的制度
C、 监外执行制度
D、 死刑的一种执行制度
3、明知自己的行为会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并且放任这种结果发生的心理态度是:
A、 疏忽大意的过失
B、 过于自信的过失
C、 直接故意
D、 间接故意
4、属于犯罪构成的一般要件的有
A、属于犯罪构成的一般要件的有
B、犯罪客观方面
C、犯罪动机
D、犯罪主体
5、甲某因伤害罪被判处5年有期徒刑,刑满释放后第4年又因盗窃罪被判处3年有期徒刑。在此情况下,对甲某:
A、能适用假释
B、不能适用减刑
C、不能适用缓刑
D、当从重处罚
6、甲唆使乙杀害丁,并唆使丙买来一把刀给乙,供乙杀丁使用。乙找到丁,举刀砍丁未中,丁逃逸。以下哪种说法正确?
A、乙行为构成不能犯未遂
B、对甲乙丙依法均可以从轻或者减轻处罚
C、对丙依法应当从轻、减轻或者免除处罚
D、甲乙丙丁构成既遂
7、甲乙二人共同盗窃一辆汽车,驾驶途中被发现,甲跳下车逃走,乙单独驾车摆脱抓捕。第二日乙将车销赃得款4万元,分给甲2万元,而该车的实际价值16万元。后来甲被抓获归案,乙仍然在逃。法院应当认定甲的犯罪金额为:
A、2万元 B、4万元 C、8万元 D、16万元。
8、属于实质的一罪的情形是:
A、牵连犯 B、想象竞合犯 C、继续犯 D、法条竞合犯
9、对过失犯罪:
A、以发生法定的危害结果作为构成要件 B、不处罚未完成罪
C、要求刑事责任年龄一律必须年满16周岁 D、依法应当从轻或者减轻处罚
10、罚金刑是:
A、主刑 B、附加刑 C、可以独立适用 D、可以附加适用
11、对于剥夺政治权利刑,正确的说法是:
A、 对于危害国家安全的犯罪分子应当附加剥夺政治权利
B、 对严重破坏社会秩序的犯罪分子应当附加剥夺政治权利
C、 对于被判处10年以上有期徒刑的犯罪分子
D、 有期徒刑附加剥夺政治权利的刑期,从刑罚执行完毕之日起计算
12、人民法院执行下面哪些刑罚?
A、管制 B、剥夺政治权利 C、没收财产 D、罚金
13、刑法第114条:“放火、决水、爆炸以及投放毒害性、放射性、传染病病原体等物质或者以其他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尚未造成严重后果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
A、 本条之罪是行为犯
B、 本条之罪的主体是特殊主体
C、 本条之罪的刑事责任年龄为年满16周岁
D、 本条之罪的主观方面是故意
14、假如甲构成第13题所述第114条之罪,法院判处甲2年有期徒刑。该判决具有下列哪种情形之一的,不需报最高人民法院核准。
A、甲犯罪时不满18周岁 B、甲在审判时怀孕
C、甲有坦白的表现 D、甲犯罪未遂
15、甲因为犯放火罪被依法逮捕,在公安机关审问其放火罪行时,甲主动交代司法机关掌握的盗窃一辆宝马牌轿车的罪行。关于本案,下列哪些做法正确:
A、 对甲的放火罪和盗窃罪应当分别定罪量刑
B、 对甲的放火罪行依法适用自首的规定,可以从轻或减轻处罚
C、 对甲的盗窃罪行依法适用自首的规定,可以从轻或减轻处罚。
D、 将放火罪秘判处的刑罚和罪所判处的刑罚依照法定数罪并罚原则决定执行的刑罚
16、下列哪种情形一般能排除承担故意罪责
A、事后防卫 B、假想防卫 C、防卫过当 D、行为对象认识错误
17、关于犯罪构成的主客观方面,下列哪种说法正确?
A、行为的基本形式分为作为和不作为
B、只要行为与损害结果有因果关系,行为人就应当对该结果负刑事责任
C、法律上规定以不作为方式为其构成要件的犯罪,行为人以不作为实施的,是不纯正不作为犯
D、罪过分故意和过失形式
18、甲犯寻衅滋事罪,依法应当“处5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对甲该项罪行的追诉时效为:
A、5年 B、10年 C、15年 D、20年
四、名词解释
1、 犯罪中止
2、 从犯
五、简答题:
1、 假释的适用条件
2、 未遂犯的要件与处理原则
第三部分:刑事侦查学
六、名词解释
1、 变动现场
2、 现场分析
3、 调查访问
4、 无名尸案件
5、 讯问
七、简答题
1、 简述刑事侦查的基本形式。
2、 简述贿赂案件的侦查途径。
3、 简述诈骗案件的侦查途径。
感谢穷文达书店提交
三、任意选择题:
1、美国人甲将美国航空公司的班机从美国劫持到中国广东省迫降,被我国公安机关抓获。关于本案,哪种说法正确?
A、 对甲不能适用中国刑法审判
B、 对甲不能依据属地原则适用中国刑法审判
C、 对甲能依据普遍管辖原则适用中国刑法审判
D、 对甲能依据保护原则适用中国刑法审判
2、缓刑是:
A、 有条件提前释放的制度
B、 有条件不执行原判刑罚的制度
C、 监外执行制度
D、 死刑的一种执行制度
3、明知自己的行为会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并且放任这种结果发生的心理态度是:
A、 疏忽大意的过失
B、 过于自信的过失
C、 直接故意
D、 间接故意
4、属于犯罪构成的一般要件的有
A、属于犯罪构成的一般要件的有
B、犯罪客观方面
C、犯罪动机
D、犯罪主体
5、甲某因伤害罪被判处5年有期徒刑,刑满释放后第4年又因盗窃罪被判处3年有期徒刑。在此情况下,对甲某:
A、能适用假释
B、不能适用减刑
C、不能适用缓刑
D、当从重处罚
6、甲唆使乙杀害丁,并唆使丙买来一把刀给乙,供乙杀丁使用。乙找到丁,举刀砍丁未中,丁逃逸。以下哪种说法正确?
A、乙行为构成不能犯未遂
B、对甲乙丙依法均可以从轻或者减轻处罚
C、对丙依法应当从轻、减轻或者免除处罚
D、甲乙丙丁构成既遂
7、甲乙二人共同盗窃一辆汽车,驾驶途中被发现,甲跳下车逃走,乙单独驾车摆脱抓捕。第二日乙将车销赃得款4万元,分给甲2万元,而该车的实际价值16万元。后来甲被抓获归案,乙仍然在逃。法院应当认定甲的犯罪金额为:
A、2万元 B、4万元 C、8万元 D、16万元。
8、属于实质的一罪的情形是:
A、牵连犯 B、想象竞合犯 C、继续犯 D、法条竞合犯
9、对过失犯罪:
A、以发生法定的危害结果作为构成要件 B、不处罚未完成罪
C、要求刑事责任年龄一律必须年满16周岁 D、依法应当从轻或者减轻处罚
10、罚金刑是:
A、主刑 B、附加刑 C、可以独立适用 D、可以附加适用
11、对于剥夺政治权利刑,正确的说法是:
A、 对于危害国家安全的犯罪分子应当附加剥夺政治权利
B、 对严重破坏社会秩序的犯罪分子应当附加剥夺政治权利
C、 对于被判处10年以上有期徒刑的犯罪分子
D、 有期徒刑附加剥夺政治权利的刑期,从刑罚执行完毕之日起计算
12、人民法院执行下面哪些刑罚?
A、管制 B、剥夺政治权利 C、没收财产 D、罚金
13、刑法第114条:“放火、决水、爆炸以及投放毒害性、放射性、传染病病原体等物质或者以其他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尚未造成严重后果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
A、 本条之罪是行为犯
B、 本条之罪的主体是特殊主体
C、 本条之罪的刑事责任年龄为年满16周岁
D、 本条之罪的主观方面是故意
14、假如甲构成第13题所述第114条之罪,法院判处甲2年有期徒刑。该判决具有下列哪种情形之一的,不需报最高人民法院核准。
A、甲犯罪时不满18周岁 B、甲在审判时怀孕
C、甲有坦白的表现 D、甲犯罪未遂
15、甲因为犯放火罪被依法逮捕,在公安机关审问其放火罪行时,甲主动交代司法机关掌握的盗窃一辆宝马牌轿车的罪行。关于本案,下列哪些做法正确:
A、 对甲的放火罪和盗窃罪应当分别定罪量刑
B、 对甲的放火罪行依法适用自首的规定,可以从轻或减轻处罚
C、 对甲的盗窃罪行依法适用自首的规定,可以从轻或减轻处罚。
D、 将放火罪秘判处的刑罚和罪所判处的刑罚依照法定数罪并罚原则决定执行的刑罚
16、下列哪种情形一般能排除承担故意罪责
A、事后防卫 B、假想防卫 C、防卫过当 D、行为对象认识错误
17、关于犯罪构成的主客观方面,下列哪种说法正确?
A、行为的基本形式分为作为和不作为
B、只要行为与损害结果有因果关系,行为人就应当对该结果负刑事责任
C、法律上规定以不作为方式为其构成要件的犯罪,行为人以不作为实施的,是不纯正不作为犯
D、罪过分故意和过失形式
18、甲犯寻衅滋事罪,依法应当“处5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对甲该项罪行的追诉时效为:
A、5年 B、10年 C、15年 D、20年
四、名词解释
1、 犯罪中止
2、 从犯
五、简答题:
1、 假释的适用条件
2、 未遂犯的要件与处理原则
第三部分:刑事侦查学
六、名词解释
1、 变动现场
2、 现场分析
3、 调查访问
4、 无名尸案件
5、 讯问
七、简答题
1、 简述刑事侦查的基本形式。
2、 简述贿赂案件的侦查途径。
3、 简述诈骗案件的侦查途径。
感谢穷文达书店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