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北大学2006年硕士研究生招生简章
一、学校简介
西北大学雄踞古都西安,领略秦汉雄风,弘扬盛唐文明,是文、理、工、管、法学科门类齐全,教学与科研并重的全国重点综合大学,也是国家 “ 211 工程”重点建设院校和西部大开发重点支持建设院校。
学校创建于 1902 年,现设 22 个院系、 69 个本科专业,是国家批准的首批博士、硕士学位授权单位及博士后流动站建站单位,具有教授资格审定权和自行遴选确定博士生指导教师权。现有博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 6 个, 40 个博士学位授权点, 94 个硕士学位授权点和 4 个专业硕士学位授权点, 9 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 6 个国家人才培养基地, 1 个国家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基地, 3 个国家级重点学科, 42 个省级重点学科, 11 个省部级重点实验室和工程中心, 64 个研究机构。现有教职工 2300 余人,其中专任教师 1100 余人,具有副高以上职称者 669 人,中科院院士 2 人,双聘院士 7 人,国家级、省级有突出贡献专家 32 人,“长江学者奖励计划”特聘教授岗位 4 个,博士生导师 204 人。在校学生 19000 余人,其中博士生、硕士生 3600 余人,外国留学生 150 余人。学校占地面积 2392 亩,校舍建筑面积 57 万平方米,实验仪器总值逾亿元。
建国以来,学校共为国家培养各类专业人才 10 万余名,绝大多数已成为所在行业、部门、地区的业务骨干、学术带头人和领导干部,有 8 人成为中科院院士。学校曾被誉为“中华石油英才之母”、“经济学家的摇篮”。著名的“侯氏变换”的创立者物理学家侯伯宇,“王氏定理”的创立者数学家王戌堂,作家贾平凹,诗人雷抒雁,地质学家张伯声、张国伟,“长江学者成就奖一等奖”、“国家自然科学奖一等奖”获得者舒德干,光电子学家侯洵,革命烈士杨拯陆,全国劳模罗健夫,全国十大杰出青年李玉虎等是其中的杰出代表。
学校每年承担着国家“攀登计划”、“ 863 计划”、“ 973 计划”及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大项目百余项,仅“六五”以来, 全校科研成果获各种奖励 1400 多项, 发表学术论文 20000 余篇,出版著作 2100 余部。由香港著名爱国人士邵逸夫先生赠建的西北大学图书馆,建筑面积 15000 平方米,图书资料 240 余万册,是我国西北地区规模最大的综合性图书馆。
学校历来重视对外科技文化交流。改革开放以来,已与美、日、英、法、德、意、俄、加、澳、瑞士等 20 余个国家及香港、台湾地区的 40 余所大学及科研机构建立了友好合作关系。接待来访学者、专家 5000 多人次,外国留学生千余人。举办国际学术会议 40 余次、派出各类人员近千人。交流范围涉及学校各个学科领域。通过交流,提高了学校的学术水平和国际声望,《大英百科全书》曾将西北大学列为世界著名大学之一。
二、 2006 年报考说明
历年来,我校研究生工作得到了社会各界和广大考生的关注、理解和支持,对此,我们深表感谢!为了做好 2006 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招生工作,现将有关情况说明如下 :
1.2006 年我校 94 个硕士点计划拟招收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 1450 余人(含全国统考、 MBA 联考、推荐免试、单独命题考试),最终招生人数以国家审核下达数为准。
2.2006 年我校将在经济管理学院部分专业实行 2 年制试点,具体专业名称为: 政治经济学( 020101 )、经济思想史( 020102 )、国民经济学( 020201 )、会计学( 120201 )、企业管理( 120202 )、旅游管理( 120203 ), 欢迎广大优秀学士学位获得者报考。
3.2006 年我校招生工商管理硕士( MBA ) 180 人,参加全国联考,录取后为原单位委托培养或计划外自筹经费。具体事宜祥见我校 2006 年工商管理硕士招生简章。
4.2006 年我校继续实行对大学本科毕业后有四年以上工作实践经验的优秀在职人员和硕士毕业后工作满两年的在职人员进行单独命题入学考试的制度。经过单独考试录取的考生,一律为原单位委托培养,单考考生必须是工作在艰苦行业、艰苦专业或急需发展的学科专业。单独考试科目中业务课代码与名称与全国统考的业务课代码与名称相同,政治(代码为 111 )、英语(代码为 211 )、俄语(代码为 212 )、日语(代码为 213 )和数学(数学甲、乙、丙、丁分别对应国家统考的数学一、二、三、四,代码分别为 331 、 332 、 333 、 334 )为我校单独命题。考生在网上报名时请先按统考科目选,报名结束后由我校统一替换为应考科目。
5. 报考对象
(1) 应届本科毕业生:凡国家承认学历的应届本科毕业生均可报考。
(2) 在职人员考生
①国家承认学历的大学本科毕业生持本人工作证、学历证、身份证到所在地报名点报名。
②国家承认学历的本科结业生和成人高校应届本科毕业生,按本科毕业生同等学力招考。
③同等学力人员报考硕士研究生应同时满足下列条件:
第一、国民教育序列大专毕业后满三年以上(从大专毕业到录取为硕士生当年 9 月 1 日)或国民教育序列大专毕业后满两年以上(从大专毕业到录取为硕士生当年 9 月 1 日)并取得全国大学生英语 CET-4 级合格证书(外语专业考生除外)。
第二、有进修过六门以上大学本科主干课程成绩证明(须提交成绩单原件),在公开出版(带 cn 号)的学术刊物上以第一作者发表论文一篇以上。
同等学力考生不得跨学科报考,并且必须在西北大学报名并在西北大学参加入学考试,复试时须加试两门大学本科主干课程。
(3) 有国家承认研究生学历的在职人员或已获得硕士学位的在职人员,可报考为原单位委托培养的研究生。
6. 报名及相关手续:
(1) 报名时间:全部实行网上报名,所有符合报考条件的人员,在《中国研究生招生网》(网址: Http://www.chinayz.com.cn 或 Http://www.chinayz.edu.cn )上登陆《全国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网上报名系统》进行网上报名。考生在此之前可上《中国研究生招生网》或我校研究生处主页( http://www.xdyjs.com/ )查阅我校 2006 年硕士研究生招生专业目录,作报名准备;网上报名具体时间为: 2005 年 10 月 10 日 —— 31 日每天 8 : 00 — 23 : 00 ,填报报考信息 / 查询 / 修改。考生填报报考信息时应严格按照我校专业目录上的要求选择报考院系、专业和考试科目,并认真校对。现场确认时间: 2005 年 11 月 10 日 —— 14 日 ,考生凭本人学生证、身份证(往届生凭身份证、工作证和学历证书)原件到你本人在 网上所选择的报名点 确认报名信息并缴费、照相。
(2) 报考我校文学院 美术学专业(专业代码为 050403 ) 的考生在网上报名时应选择 西北大学 作为 报名点 并必须在西北大学参加考试。
(3) 考生报名时不再出具所在单位同意报考的证明材料。考生与所在单位因报半岛在线注册究生所产生的问题由考生自行处理,若因上述问题使学校无法调取考生档案,造成考生不能复试或不能被录取的后果,学校不承担责任。
7. 考试时间: 2006 年 1 月 14 日 — 15 日 ;考试地点:同报名点;录取时间: 2006 年 4 月;具体时间以教育部文件为准。
8. 我校不举办任何半岛在线注册辅导班,不提供半岛在线注册参考书,不出售往届试题。需要参考书的考生请按照简章指定参考书目到书店自行购买,谢绝汇款。
西北大学研招办将一如既往为广大考生提供最优质的服务。考生如有事咨询,请直接来函来电与本校研究生招生办公室联系。 联系电话:( 029 ) 88302210 传真:( 029 ) 88303658 邮政编码: 710069
E-Mail : yjszb @nwu.edu.cn 研究生处主页: Http://www.xdyjs.com
联系地址:陕西省西安市太白北路 229 号西北大学研究生招生办公室
联系人 :李 军 张华伟 陈 峰
法学院招收专业目录
总招收人数:50人
030105民商法学
01民法理论与实务 导师:巩富文 杨丽珍 何宁生
02中国商法 导师:夏雅丽 刘丹冰
03国际商法 导师:周晓唯
初试科目:①101政治②201英语或202俄语或203日语③316法理学与行政法学④410诉讼法学
复试科目:民法学和商法学
030107经济法学
01中国经济法 导师:段秋关 巩富文
02金融法与财税法 导师:刘丹冰 段秋关
初试科目:①101政治②201英语或202俄语或203日语③317法理学与民法学④410诉讼法学
复试科目:经济法学
030109国际法学
01国际知识产权法 导师: 段秋关 张晓芝
02国际经济法 导师:夏雅丽 曾加
03国际贸易法 导师:周晓唯
初试科目:①101政治②201英语或202俄语或203日语③317法理学与民法学④411国际公法和国际私法
复试科目:知识产权法和国际经济法
一、学校简介
西北大学雄踞古都西安,领略秦汉雄风,弘扬盛唐文明,是文、理、工、管、法学科门类齐全,教学与科研并重的全国重点综合大学,也是国家 “ 211 工程”重点建设院校和西部大开发重点支持建设院校。
学校创建于 1902 年,现设 22 个院系、 69 个本科专业,是国家批准的首批博士、硕士学位授权单位及博士后流动站建站单位,具有教授资格审定权和自行遴选确定博士生指导教师权。现有博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 6 个, 40 个博士学位授权点, 94 个硕士学位授权点和 4 个专业硕士学位授权点, 9 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 6 个国家人才培养基地, 1 个国家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基地, 3 个国家级重点学科, 42 个省级重点学科, 11 个省部级重点实验室和工程中心, 64 个研究机构。现有教职工 2300 余人,其中专任教师 1100 余人,具有副高以上职称者 669 人,中科院院士 2 人,双聘院士 7 人,国家级、省级有突出贡献专家 32 人,“长江学者奖励计划”特聘教授岗位 4 个,博士生导师 204 人。在校学生 19000 余人,其中博士生、硕士生 3600 余人,外国留学生 150 余人。学校占地面积 2392 亩,校舍建筑面积 57 万平方米,实验仪器总值逾亿元。
建国以来,学校共为国家培养各类专业人才 10 万余名,绝大多数已成为所在行业、部门、地区的业务骨干、学术带头人和领导干部,有 8 人成为中科院院士。学校曾被誉为“中华石油英才之母”、“经济学家的摇篮”。著名的“侯氏变换”的创立者物理学家侯伯宇,“王氏定理”的创立者数学家王戌堂,作家贾平凹,诗人雷抒雁,地质学家张伯声、张国伟,“长江学者成就奖一等奖”、“国家自然科学奖一等奖”获得者舒德干,光电子学家侯洵,革命烈士杨拯陆,全国劳模罗健夫,全国十大杰出青年李玉虎等是其中的杰出代表。
学校每年承担着国家“攀登计划”、“ 863 计划”、“ 973 计划”及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大项目百余项,仅“六五”以来, 全校科研成果获各种奖励 1400 多项, 发表学术论文 20000 余篇,出版著作 2100 余部。由香港著名爱国人士邵逸夫先生赠建的西北大学图书馆,建筑面积 15000 平方米,图书资料 240 余万册,是我国西北地区规模最大的综合性图书馆。
学校历来重视对外科技文化交流。改革开放以来,已与美、日、英、法、德、意、俄、加、澳、瑞士等 20 余个国家及香港、台湾地区的 40 余所大学及科研机构建立了友好合作关系。接待来访学者、专家 5000 多人次,外国留学生千余人。举办国际学术会议 40 余次、派出各类人员近千人。交流范围涉及学校各个学科领域。通过交流,提高了学校的学术水平和国际声望,《大英百科全书》曾将西北大学列为世界著名大学之一。
二、 2006 年报考说明
历年来,我校研究生工作得到了社会各界和广大考生的关注、理解和支持,对此,我们深表感谢!为了做好 2006 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招生工作,现将有关情况说明如下 :
1.2006 年我校 94 个硕士点计划拟招收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 1450 余人(含全国统考、 MBA 联考、推荐免试、单独命题考试),最终招生人数以国家审核下达数为准。
2.2006 年我校将在经济管理学院部分专业实行 2 年制试点,具体专业名称为: 政治经济学( 020101 )、经济思想史( 020102 )、国民经济学( 020201 )、会计学( 120201 )、企业管理( 120202 )、旅游管理( 120203 ), 欢迎广大优秀学士学位获得者报考。
3.2006 年我校招生工商管理硕士( MBA ) 180 人,参加全国联考,录取后为原单位委托培养或计划外自筹经费。具体事宜祥见我校 2006 年工商管理硕士招生简章。
4.2006 年我校继续实行对大学本科毕业后有四年以上工作实践经验的优秀在职人员和硕士毕业后工作满两年的在职人员进行单独命题入学考试的制度。经过单独考试录取的考生,一律为原单位委托培养,单考考生必须是工作在艰苦行业、艰苦专业或急需发展的学科专业。单独考试科目中业务课代码与名称与全国统考的业务课代码与名称相同,政治(代码为 111 )、英语(代码为 211 )、俄语(代码为 212 )、日语(代码为 213 )和数学(数学甲、乙、丙、丁分别对应国家统考的数学一、二、三、四,代码分别为 331 、 332 、 333 、 334 )为我校单独命题。考生在网上报名时请先按统考科目选,报名结束后由我校统一替换为应考科目。
5. 报考对象
(1) 应届本科毕业生:凡国家承认学历的应届本科毕业生均可报考。
(2) 在职人员考生
①国家承认学历的大学本科毕业生持本人工作证、学历证、身份证到所在地报名点报名。
②国家承认学历的本科结业生和成人高校应届本科毕业生,按本科毕业生同等学力招考。
③同等学力人员报考硕士研究生应同时满足下列条件:
第一、国民教育序列大专毕业后满三年以上(从大专毕业到录取为硕士生当年 9 月 1 日)或国民教育序列大专毕业后满两年以上(从大专毕业到录取为硕士生当年 9 月 1 日)并取得全国大学生英语 CET-4 级合格证书(外语专业考生除外)。
第二、有进修过六门以上大学本科主干课程成绩证明(须提交成绩单原件),在公开出版(带 cn 号)的学术刊物上以第一作者发表论文一篇以上。
同等学力考生不得跨学科报考,并且必须在西北大学报名并在西北大学参加入学考试,复试时须加试两门大学本科主干课程。
(3) 有国家承认研究生学历的在职人员或已获得硕士学位的在职人员,可报考为原单位委托培养的研究生。
6. 报名及相关手续:
(1) 报名时间:全部实行网上报名,所有符合报考条件的人员,在《中国研究生招生网》(网址: Http://www.chinayz.com.cn 或 Http://www.chinayz.edu.cn )上登陆《全国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网上报名系统》进行网上报名。考生在此之前可上《中国研究生招生网》或我校研究生处主页( http://www.xdyjs.com/ )查阅我校 2006 年硕士研究生招生专业目录,作报名准备;网上报名具体时间为: 2005 年 10 月 10 日 —— 31 日每天 8 : 00 — 23 : 00 ,填报报考信息 / 查询 / 修改。考生填报报考信息时应严格按照我校专业目录上的要求选择报考院系、专业和考试科目,并认真校对。现场确认时间: 2005 年 11 月 10 日 —— 14 日 ,考生凭本人学生证、身份证(往届生凭身份证、工作证和学历证书)原件到你本人在 网上所选择的报名点 确认报名信息并缴费、照相。
(2) 报考我校文学院 美术学专业(专业代码为 050403 ) 的考生在网上报名时应选择 西北大学 作为 报名点 并必须在西北大学参加考试。
(3) 考生报名时不再出具所在单位同意报考的证明材料。考生与所在单位因报半岛在线注册究生所产生的问题由考生自行处理,若因上述问题使学校无法调取考生档案,造成考生不能复试或不能被录取的后果,学校不承担责任。
7. 考试时间: 2006 年 1 月 14 日 — 15 日 ;考试地点:同报名点;录取时间: 2006 年 4 月;具体时间以教育部文件为准。
8. 我校不举办任何半岛在线注册辅导班,不提供半岛在线注册参考书,不出售往届试题。需要参考书的考生请按照简章指定参考书目到书店自行购买,谢绝汇款。
西北大学研招办将一如既往为广大考生提供最优质的服务。考生如有事咨询,请直接来函来电与本校研究生招生办公室联系。 联系电话:( 029 ) 88302210 传真:( 029 ) 88303658 邮政编码: 710069
E-Mail : yjszb @nwu.edu.cn 研究生处主页: Http://www.xdyjs.com
联系地址:陕西省西安市太白北路 229 号西北大学研究生招生办公室
联系人 :李 军 张华伟 陈 峰
法学院招收专业目录
总招收人数:50人
030105民商法学
01民法理论与实务 导师:巩富文 杨丽珍 何宁生
02中国商法 导师:夏雅丽 刘丹冰
03国际商法 导师:周晓唯
初试科目:①101政治②201英语或202俄语或203日语③316法理学与行政法学④410诉讼法学
复试科目:民法学和商法学
030107经济法学
01中国经济法 导师:段秋关 巩富文
02金融法与财税法 导师:刘丹冰 段秋关
初试科目:①101政治②201英语或202俄语或203日语③317法理学与民法学④410诉讼法学
复试科目:经济法学
030109国际法学
01国际知识产权法 导师: 段秋关 张晓芝
02国际经济法 导师:夏雅丽 曾加
03国际贸易法 导师:周晓唯
初试科目:①101政治②201英语或202俄语或203日语③317法理学与民法学④411国际公法和国际私法
复试科目:知识产权法和国际经济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