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华大学2006年硕士研究生招生简章
一、报考条件
1.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愿意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品德良好,遵纪守法;
2.考生的学历必须符合下列条件之一:
(1)国家承认学历的应届本科毕业生;
(2)具有国家承认的大学本科毕业学历的人员;
(3)已获硕士学位或博士学位的人员,但仅可报考委托培养或自筹经费的硕士生;
(4)获得国家承认的大专毕业学历后两年或两年以上(从大专毕业到录取为硕士生当年的9月1日),达到与大学本科毕业生同等学力的人员(含国家承认学历的本科结业生和成人高校应届本科毕业生),但必须满足以下条件:a.本人大学英语四级考试证书或成绩报告单;b.在核心期刊上以第一或第二作者发表过文章;c.辅修过所报专业本科的全部主干课程。
3.身体健康状况符合《普通高等学校招生体检工作指导意见》;
4.年龄一般不超过40周岁,报考委托培养和自筹经费的考生可适当放宽;
5.报考120280工商管理硕士(MBA)的考生必须具有大学本科毕业后三年以上(含三年)工作经验,或者大专毕业后五年以上(含五年)工作经验,或者具有硕士或博士学位并有两年以上(含两年)工作经验;
6.报考法律硕士专业学位的考生,大学学习的专业不能是法学专业(包括:法学、经济法、国际法、国际经济法、劳动改造法、商法、公证、法律事务、行政法、律师、涉外经济与法律、知识产权法、刑事法);
7.申请参加我校单独入学考试(单考)的考生必须大学本科毕业后在本专业或相近专业连续工作四年以上,政治思想表现好,业务优秀,已发表过研究论文(技术报告)或已成为业务骨干、经单位推荐报考委托培养回原单位工作。单考生只按委托培养类别招生。对以下两种情况或类似情况的考生不能参加我校的单独考试:(1)人事档案在人才交流中心或街道办事处的;(2)工作单位与档案所在单位不一致的。
二、报名
1.考生报名前应仔细核对本人是否符合报考条件,凡不符合报考条件的考生将不予录取,相关后果由考生本人承担。
2.所有报考我校的考生均须在全国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网上报名系统报名(http://www.chinayz.com.cn/),报名时间按教育部统一规定。逾期不再补报,也不得再修改报名信息。
3.所有报考我校MBA的考生、所有报考我校美术学院的考生、所有参加我校单独考试的考生以及北京地区报考我校的统考生和北京地区报考我校法律硕士联考考生均需在清华大学参加初试,在全国网上报名系统须选择“北京”“清华大学”报名点,选择其它报名点无效。其他考生可在当地就近参加初试,在全国网上报名系统选择就近报名点。
4.凡在清华大学参加初试的考生,必须在全国研究生网上报名系统交纳报名费成功24小时后,须登陆我校网上报名系统打印《2006年清华大学硕士研究生报名信息表》,11月7日前寄(送)到清华大学研招办,11月10~14日可登陆我校网上报名系统查询本人照片,并于12月中旬后上网打印准考证。登陆方式及有关要求详见《清华大学2005年硕士生招生相关事宜须知》,网址为:
http://tsinghua.cpge.cn/(教育网)
http://tsinghua.thcic.cn(公众网)。
5.在外地报名点参加初试的考生在全国网上报名系统报名后,按照当地报名点的要求交报名费、照相。
三、考试
1.入学考试分初试和复试。
2.初试时间按国家教育部统一规定进行,初试科目详见招生专业目录。
3.初试方式均为笔试。
4.初试成绩满足要求的考生都必须参加复试,复试统一安排在清华大学,具体时间、地点另行通知。
5.复试包括外国语听力、口语测试和综合复试。综合复试将采取面试+专业知识综合笔试方式。专业知识综合笔试覆盖范围参见招生专业目录中的备注栏,不提供参考书。
6.同等学力考生,初试成绩达到复试分数线后须加试两门报考专业的本科主干课程,具体科目待准考后通知(将在复试通知书中说明)。
四、资格审查
报考清华大学硕士生的考生报考资格审查于复试时统一进行,具体安排见网上通知。
五、体检
体检时间安排在考生复试期间,具体时间另行通知。
体检医院:清华大学校医院。
体检标准:参照教育部、卫生部、中国残疾人联合会修订的《普通高等学校招生体检工作指导意见》。
六、录取
符合我校报考条件的考生,初试成绩达到清华大学研究生院及招生院(系、所)规定的基本要求,经复试及综合考察其平时学习成绩和思想政治表现、业务素质以及身体健康状况,在招生计划内择优录取,宁缺毋滥。定向、委托、自筹培养硕士生,须在录取前签订定向、委托、自筹培养协议书;拟录取的非委培非定向硕士生,须调档审查合格后,发给录取通知书。录取考生于2006年秋季入学,报到时须携带本人录取通知书和本科毕业证书原件。
七、信息查询、联系方式
1.我校研究生招生的最新信息,请查阅以下网址研究生招生信息
http://www.tsinghua.edu.cn/chn/zsxx/index.htm
2.考生报名信息、考场安排、初试成绩等可通过网上报名系统查询。
3.我校研究生招生办公室位于清华大学清华学堂1106房间。通讯地址:
北京海淀区清华大学研究生招生办公室 邮政编码:100084
咨询电话:62773824,62782192
传 真:62770325
电子邮件:yjszb@mail.tsinghua.edu.cn
4.清华大学查号台:62785001
八、 其它说明
1.请在安全场所上网报名、支付报名费,因自己操作失误或网上支付帐号和密码泄漏造成的损失,我校概不负责。
2.网上支付报名费前务必慎重考虑,因各种原因不能报考者,已支付的报名费不退。
3.除特别注明外,各专业(除软件学院软件工程硕士、MBA、法律硕士)均招收单独考试考生,全校共招收单考生20名,不具体分配到各院(系、所),视报考情况确定。参加单独考试的考生不能调剂录取。
4.如无特殊说明,所有专业均招收委托培养生。委托培养研究生由用人单位推荐,经考试合格择优录取,毕业后回原单位工作。
5.法学院、美术学院、软件学院以及经管学院MBA、微纳电子系(080929)电子与通信工程领域均按自筹经费或委托培养招收硕士研究生,具体收费标准向报考院(系、所)咨询。其它院(系、所)、专业2006年是否实行收费以国家有关部门通知和文件为准(如果实行收费,我校将有相应的奖、助、贷、减免等配套措施)。
6.复试时应届本科毕业生须由考生所在学校出具成绩单原件;在职人员须提交原所在学校出具的成绩单原件或本人档案中《在校历年学习成绩表》复印件并加盖所在单位人事部门公章。
7.提供虚假材料、违反考试纪律的考生,我校将不予录取,并按照有关规定严肃处理。
8.我校研究生实行住宿收费制,2005年录取的硕士生住宿费标准为1000~1200元/年.人,2006年住宿费标准将在录取时说明。
9.需要购买专业课参考书的考生,请与我校“教学参考书服务部”联系,电话:62771967,地址位于我校学生十食堂二楼。
10.有关专业课参考书目、参考材料、往年试题等事项请直接与各院(系、所)研究生业务办公室联系。参考书目录仅供参考,不作为出题范围,各门考试科目都有可能超出参考书目范围。
11.部分专业招收在清华大学深圳研究生院攻读硕士学位的研究生,招生人数见招生专业目录备注栏。清华大学深圳研究生院是国家教育部正式批准的,其录取标准、培养质量、学位授予与清华大学研究生院完全一致。
清华大学2006年法律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招生简章
一、报考条件
1.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愿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和社会主义法治事业服务,品德良好,遵纪守法;
2.考生的学历必须符合下列条件之一:
(1) 国家承认学历的应届本科毕业生;
(2) 具有国家承认的大学本科毕业学历的人员;
(3) 已获硕士学位或博士学位的人员;
3.身体健康状况符合《普通高等学校招生体检工作指导意见》;
4.原毕业专业为非法学专业(包括:法学、经济法、国际法、国际经济法、劳动改造法、商法、公证、法律事务、行政法、律师、涉外经济与法律、知识产权法、刑事法)。
二、报名
1.考生报名前应仔细核对本人是否符合报考条件,报考资格审查将在复试阶段进行,凡不符合报考条件的考生将不予录取,相关后果由考生本人承担。
2.所有报考我校的考生均须在全国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网上报名系统报名(http://www.chinayz.com.cn/),报名时间按教育部统一规定。逾期不再补报,也不得再修改报名信息。
3.凡在清华大学参加初试的考生,必须在全国研究生网上报名系统交纳报名费成功24小时后,登陆我校网上报名系统,打印《2006年清华大学硕士研究生报名信息表》,11月7日前寄(送)到清华大学研招办。11月10~14日可登陆我校网上报名系统查询本人照片,并于12月中旬后上网打印准考证。登陆方式及有关要求详见《清华大学2006年硕士生研究生招生简章》,网址为:
http://tsinghua.cpge.cn/(教育网)
http://tsinghua.thcic.cn(公众网)。
4.在外地报名点参加初试的考生在全国网上报名系统报名后,按照当地报名点的要求交报名费、照相。
5.院系代码为“066”,专业代码为“030180”。
三、初试
参加全国法律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入学全国联考,时间按国家教育部统一规定进行。考试科目代码及名称如下:
①101统考政治
②201英语或202俄语或203日语或211德语或212法语
③398法律硕士联考专业基础课(含刑法、民法)
④498法律硕士联考综合课(含法学基础理论、宪法学、中国法制史)
以上考试科目设置以日后教育部正式公布为准。
四、参考资料
政治、英语须参加全国研究生统一入学考试,请参考教育部颁布的最新考试大纲。专业基础课、综合课为全国联考科目,请参考国务院学位办、教育部学生司和司法部法规教育司联合编写的最新考试大纲。
五、复试
复试包括外国语听力、口语测试和综合复试。综合复试将采取面试+综合知识笔试方式。综合考试覆盖范围:政治、经济、历史、逻辑、语文、一般科技知识等,以进一步考察学生的专业基础、逻辑推理、综合分析能力、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等综合素质。复试采取差额形式,具体人数根据初试结果确定。复试时综合知识笔试不提供参考书。
六、录取
1.复试及格考生能否录取,以考生的总成绩名次为准。总成绩包括两部分,即初试成绩和复试成绩。
2.录取类别为自筹资金培养(户口和档案将转入清华大学,培养费由本人负担,毕业后按我校有关规定择业)、委托培养(培养费由委托单位负担,毕业后回委托单位工作)两种,均须签订相应的自筹资金或委托培养协议书。
3. 我校在2006年计划招生240人(含推荐免试生不超过30人),其中100人在清华本部学习,140人在清华深圳研究生院学习。根据参加联考考生所报志愿,以及初试、复试加权总成绩确定考生学习地点。
七、培养
1.学制为3年,只招收全日制生。
2.采用学分制。总学分不得低于70学分,其中必修课为33学分。学生须按照法律硕士教学计划和法学院的相关规定选课和考试。
3.教学方式以课程教学为主,重视和加强案例教学。采取灵活多样的实践形式,着重理论联系实际能力的培养。
4加强教学与科研、法律实务部门的联系与交流,聘请法律实务部门的专家参与研究生的教学及培养。
八、学位授予
3年学习期满,学完规定的课程,成绩合格,修满学分,完成实习任务,并完成硕士论文,通过答辩者,经校学位委员会审核批准后,授予国家颁发的硕士研究生毕业证书和学位证书。
九、学费标准
学生须按学年缴纳培养费。在北京就读,培养费总额为4.2万元;在深圳就读,培养费总额为4.6万元。
十、住宿
我校为被录取的法律硕士研究生提供与法学硕士研究生同等标准的住宿条件。
十一、违纪处罚
对于考生申报虚假材料、考试作弊及其它违反考试纪律的行为,我校将按教育部《国家教育考试违规处理办法》进行严肃处理。
十二、信息查询、联系方式
1. 我校研究生招生的最新信息,请查阅网上报名网页或以下网址:http://www.tsinghua.edu.cn/chn/zsxx/index.htm
2. 考生报名信息、考场安排、初试成绩等可通过网上报名系统查询。
3. 我校研究生招生办公室位于清华大学内清华学堂1106房间。通讯地址:
北京海淀区清华大学研究生招生办公室 邮政编码:100084 咨询电话:010-62773824,62782192
传 真:62770325
电子邮件:yjszb@mail.tsinghua.edu.cn
4.清华大学查号台:62785001
5.清华大学法学院网址:http://www.law.tsinghua.edu.cn
清华大学法学院研究生招生办公室(明理楼107室)
电话:010-62781334
邮政编码:100084
法学院招收专业目录
招收法学硕士36人
030101法学理论
01法理学
02比较法学
03法社会学
04西方法哲学
初试科目:
①101政治②201英语或202 俄语或203日语或211德语或212 法语③338法理学④486比较法总论
复试时专业综合考试内容:中国法律思想史、西方法律思想史
030103宪法学与行政法学
01宪法学
02行政法学
初试科目:
①101政治②201英语或202 俄语或203日语或211德语或212 法语③338法理学④488宪法学与行政法学(含行政诉讼法学)
复试时专业综合考试内容:宪法学或行政法学(含行政诉讼法学),根据专业方向选择其一
030104刑法学
01中国刑法学
02外国刑法学
03犯罪学
初试科目:
①101政治②201英语或202 俄语或203日语或211德语或212 法语③338法理学④487刑法学
复试时专业综合考试内容:中国刑法学占80%;犯罪学、外国刑法学共占20%
030105民商法学
01中国民法学
02商法学
03知识产权法学
初试科目:
①101政治②201英语或202 俄语或203日语或211德语或212 法语③338法理学④489民法学
复试时专业综合考试内容:商法学
030106诉讼法学
01民事诉讼法学
初试科目:
①101政治②201英语或202 俄语或203日语或211德语或212 法语③338法理学④489民法学
复试时专业综合考试内容:民事诉讼法学
02刑事诉讼法学
初试科目:
①101政治②201英语或202 俄语或203日语或211德语或212 法语③338法理学④487刑法学
复试时专业综合考试内容:刑事诉讼法学
03行政诉讼法学
初试科目:
①101政治②201英语或202 俄语或203日语或211德语或212 法语③338法理学④488宪法学与行政法学(含行政诉讼法学)
复试时专业综合考试内容:行政诉讼法学
030107经济法学
01经济法理论
02市场秩序法学
03宏观经济调控法学
初试科目:
①101政治②201英语或202 俄语或203日语或211德语或212 法语③338法理学④489民法学
复试时专业综合考试内容:经济法学
030108环境与资源保护法学
01环境法学
02国际环境法学
03资源法学
04能源法学
初试科目:
①101政治②201英语或202 俄语或203日语或211德语或212 法语③338法理学④494环境资源法学
复试时专业综合考试内容:国际环境法学
030109国际法学
01国际法
初试科目:
①101政治②201英语或202 俄语或203日语或211德语或212 法语③338法理学④490国际公法与国际私法
复试时专业综合考试内容:国际经济法
030180法律硕士
招收人数:其中北京校本部招收100人,深圳研究生院招收140人。(含推荐免试生不超过30人)
01法律硕士
初试科目:
①101政治②201英语或202 俄语或203日语或211德语或212 法语③398 法律硕士联考专业基础课④498 法律硕士联考综合课
复试时专业文科综合考试(含政治、经济、历史、逻辑、语文、一般科技知识的综合知识测试)
一、报考条件
1.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愿意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品德良好,遵纪守法;
2.考生的学历必须符合下列条件之一:
(1)国家承认学历的应届本科毕业生;
(2)具有国家承认的大学本科毕业学历的人员;
(3)已获硕士学位或博士学位的人员,但仅可报考委托培养或自筹经费的硕士生;
(4)获得国家承认的大专毕业学历后两年或两年以上(从大专毕业到录取为硕士生当年的9月1日),达到与大学本科毕业生同等学力的人员(含国家承认学历的本科结业生和成人高校应届本科毕业生),但必须满足以下条件:a.本人大学英语四级考试证书或成绩报告单;b.在核心期刊上以第一或第二作者发表过文章;c.辅修过所报专业本科的全部主干课程。
3.身体健康状况符合《普通高等学校招生体检工作指导意见》;
4.年龄一般不超过40周岁,报考委托培养和自筹经费的考生可适当放宽;
5.报考120280工商管理硕士(MBA)的考生必须具有大学本科毕业后三年以上(含三年)工作经验,或者大专毕业后五年以上(含五年)工作经验,或者具有硕士或博士学位并有两年以上(含两年)工作经验;
6.报考法律硕士专业学位的考生,大学学习的专业不能是法学专业(包括:法学、经济法、国际法、国际经济法、劳动改造法、商法、公证、法律事务、行政法、律师、涉外经济与法律、知识产权法、刑事法);
7.申请参加我校单独入学考试(单考)的考生必须大学本科毕业后在本专业或相近专业连续工作四年以上,政治思想表现好,业务优秀,已发表过研究论文(技术报告)或已成为业务骨干、经单位推荐报考委托培养回原单位工作。单考生只按委托培养类别招生。对以下两种情况或类似情况的考生不能参加我校的单独考试:(1)人事档案在人才交流中心或街道办事处的;(2)工作单位与档案所在单位不一致的。
二、报名
1.考生报名前应仔细核对本人是否符合报考条件,凡不符合报考条件的考生将不予录取,相关后果由考生本人承担。
2.所有报考我校的考生均须在全国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网上报名系统报名(http://www.chinayz.com.cn/),报名时间按教育部统一规定。逾期不再补报,也不得再修改报名信息。
3.所有报考我校MBA的考生、所有报考我校美术学院的考生、所有参加我校单独考试的考生以及北京地区报考我校的统考生和北京地区报考我校法律硕士联考考生均需在清华大学参加初试,在全国网上报名系统须选择“北京”“清华大学”报名点,选择其它报名点无效。其他考生可在当地就近参加初试,在全国网上报名系统选择就近报名点。
4.凡在清华大学参加初试的考生,必须在全国研究生网上报名系统交纳报名费成功24小时后,须登陆我校网上报名系统打印《2006年清华大学硕士研究生报名信息表》,11月7日前寄(送)到清华大学研招办,11月10~14日可登陆我校网上报名系统查询本人照片,并于12月中旬后上网打印准考证。登陆方式及有关要求详见《清华大学2005年硕士生招生相关事宜须知》,网址为:
http://tsinghua.cpge.cn/(教育网)
http://tsinghua.thcic.cn(公众网)。
5.在外地报名点参加初试的考生在全国网上报名系统报名后,按照当地报名点的要求交报名费、照相。
三、考试
1.入学考试分初试和复试。
2.初试时间按国家教育部统一规定进行,初试科目详见招生专业目录。
3.初试方式均为笔试。
4.初试成绩满足要求的考生都必须参加复试,复试统一安排在清华大学,具体时间、地点另行通知。
5.复试包括外国语听力、口语测试和综合复试。综合复试将采取面试+专业知识综合笔试方式。专业知识综合笔试覆盖范围参见招生专业目录中的备注栏,不提供参考书。
6.同等学力考生,初试成绩达到复试分数线后须加试两门报考专业的本科主干课程,具体科目待准考后通知(将在复试通知书中说明)。
四、资格审查
报考清华大学硕士生的考生报考资格审查于复试时统一进行,具体安排见网上通知。
五、体检
体检时间安排在考生复试期间,具体时间另行通知。
体检医院:清华大学校医院。
体检标准:参照教育部、卫生部、中国残疾人联合会修订的《普通高等学校招生体检工作指导意见》。
六、录取
符合我校报考条件的考生,初试成绩达到清华大学研究生院及招生院(系、所)规定的基本要求,经复试及综合考察其平时学习成绩和思想政治表现、业务素质以及身体健康状况,在招生计划内择优录取,宁缺毋滥。定向、委托、自筹培养硕士生,须在录取前签订定向、委托、自筹培养协议书;拟录取的非委培非定向硕士生,须调档审查合格后,发给录取通知书。录取考生于2006年秋季入学,报到时须携带本人录取通知书和本科毕业证书原件。
七、信息查询、联系方式
1.我校研究生招生的最新信息,请查阅以下网址研究生招生信息
http://www.tsinghua.edu.cn/chn/zsxx/index.htm
2.考生报名信息、考场安排、初试成绩等可通过网上报名系统查询。
3.我校研究生招生办公室位于清华大学清华学堂1106房间。通讯地址:
北京海淀区清华大学研究生招生办公室 邮政编码:100084
咨询电话:62773824,62782192
传 真:62770325
电子邮件:yjszb@mail.tsinghua.edu.cn
4.清华大学查号台:62785001
八、 其它说明
1.请在安全场所上网报名、支付报名费,因自己操作失误或网上支付帐号和密码泄漏造成的损失,我校概不负责。
2.网上支付报名费前务必慎重考虑,因各种原因不能报考者,已支付的报名费不退。
3.除特别注明外,各专业(除软件学院软件工程硕士、MBA、法律硕士)均招收单独考试考生,全校共招收单考生20名,不具体分配到各院(系、所),视报考情况确定。参加单独考试的考生不能调剂录取。
4.如无特殊说明,所有专业均招收委托培养生。委托培养研究生由用人单位推荐,经考试合格择优录取,毕业后回原单位工作。
5.法学院、美术学院、软件学院以及经管学院MBA、微纳电子系(080929)电子与通信工程领域均按自筹经费或委托培养招收硕士研究生,具体收费标准向报考院(系、所)咨询。其它院(系、所)、专业2006年是否实行收费以国家有关部门通知和文件为准(如果实行收费,我校将有相应的奖、助、贷、减免等配套措施)。
6.复试时应届本科毕业生须由考生所在学校出具成绩单原件;在职人员须提交原所在学校出具的成绩单原件或本人档案中《在校历年学习成绩表》复印件并加盖所在单位人事部门公章。
7.提供虚假材料、违反考试纪律的考生,我校将不予录取,并按照有关规定严肃处理。
8.我校研究生实行住宿收费制,2005年录取的硕士生住宿费标准为1000~1200元/年.人,2006年住宿费标准将在录取时说明。
9.需要购买专业课参考书的考生,请与我校“教学参考书服务部”联系,电话:62771967,地址位于我校学生十食堂二楼。
10.有关专业课参考书目、参考材料、往年试题等事项请直接与各院(系、所)研究生业务办公室联系。参考书目录仅供参考,不作为出题范围,各门考试科目都有可能超出参考书目范围。
11.部分专业招收在清华大学深圳研究生院攻读硕士学位的研究生,招生人数见招生专业目录备注栏。清华大学深圳研究生院是国家教育部正式批准的,其录取标准、培养质量、学位授予与清华大学研究生院完全一致。
清华大学2006年法律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招生简章
一、报考条件
1.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愿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和社会主义法治事业服务,品德良好,遵纪守法;
2.考生的学历必须符合下列条件之一:
(1) 国家承认学历的应届本科毕业生;
(2) 具有国家承认的大学本科毕业学历的人员;
(3) 已获硕士学位或博士学位的人员;
3.身体健康状况符合《普通高等学校招生体检工作指导意见》;
4.原毕业专业为非法学专业(包括:法学、经济法、国际法、国际经济法、劳动改造法、商法、公证、法律事务、行政法、律师、涉外经济与法律、知识产权法、刑事法)。
二、报名
1.考生报名前应仔细核对本人是否符合报考条件,报考资格审查将在复试阶段进行,凡不符合报考条件的考生将不予录取,相关后果由考生本人承担。
2.所有报考我校的考生均须在全国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网上报名系统报名(http://www.chinayz.com.cn/),报名时间按教育部统一规定。逾期不再补报,也不得再修改报名信息。
3.凡在清华大学参加初试的考生,必须在全国研究生网上报名系统交纳报名费成功24小时后,登陆我校网上报名系统,打印《2006年清华大学硕士研究生报名信息表》,11月7日前寄(送)到清华大学研招办。11月10~14日可登陆我校网上报名系统查询本人照片,并于12月中旬后上网打印准考证。登陆方式及有关要求详见《清华大学2006年硕士生研究生招生简章》,网址为:
http://tsinghua.cpge.cn/(教育网)
http://tsinghua.thcic.cn(公众网)。
4.在外地报名点参加初试的考生在全国网上报名系统报名后,按照当地报名点的要求交报名费、照相。
5.院系代码为“066”,专业代码为“030180”。
三、初试
参加全国法律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入学全国联考,时间按国家教育部统一规定进行。考试科目代码及名称如下:
①101统考政治
②201英语或202俄语或203日语或211德语或212法语
③398法律硕士联考专业基础课(含刑法、民法)
④498法律硕士联考综合课(含法学基础理论、宪法学、中国法制史)
以上考试科目设置以日后教育部正式公布为准。
四、参考资料
政治、英语须参加全国研究生统一入学考试,请参考教育部颁布的最新考试大纲。专业基础课、综合课为全国联考科目,请参考国务院学位办、教育部学生司和司法部法规教育司联合编写的最新考试大纲。
五、复试
复试包括外国语听力、口语测试和综合复试。综合复试将采取面试+综合知识笔试方式。综合考试覆盖范围:政治、经济、历史、逻辑、语文、一般科技知识等,以进一步考察学生的专业基础、逻辑推理、综合分析能力、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等综合素质。复试采取差额形式,具体人数根据初试结果确定。复试时综合知识笔试不提供参考书。
六、录取
1.复试及格考生能否录取,以考生的总成绩名次为准。总成绩包括两部分,即初试成绩和复试成绩。
2.录取类别为自筹资金培养(户口和档案将转入清华大学,培养费由本人负担,毕业后按我校有关规定择业)、委托培养(培养费由委托单位负担,毕业后回委托单位工作)两种,均须签订相应的自筹资金或委托培养协议书。
3. 我校在2006年计划招生240人(含推荐免试生不超过30人),其中100人在清华本部学习,140人在清华深圳研究生院学习。根据参加联考考生所报志愿,以及初试、复试加权总成绩确定考生学习地点。
七、培养
1.学制为3年,只招收全日制生。
2.采用学分制。总学分不得低于70学分,其中必修课为33学分。学生须按照法律硕士教学计划和法学院的相关规定选课和考试。
3.教学方式以课程教学为主,重视和加强案例教学。采取灵活多样的实践形式,着重理论联系实际能力的培养。
4加强教学与科研、法律实务部门的联系与交流,聘请法律实务部门的专家参与研究生的教学及培养。
八、学位授予
3年学习期满,学完规定的课程,成绩合格,修满学分,完成实习任务,并完成硕士论文,通过答辩者,经校学位委员会审核批准后,授予国家颁发的硕士研究生毕业证书和学位证书。
九、学费标准
学生须按学年缴纳培养费。在北京就读,培养费总额为4.2万元;在深圳就读,培养费总额为4.6万元。
十、住宿
我校为被录取的法律硕士研究生提供与法学硕士研究生同等标准的住宿条件。
十一、违纪处罚
对于考生申报虚假材料、考试作弊及其它违反考试纪律的行为,我校将按教育部《国家教育考试违规处理办法》进行严肃处理。
十二、信息查询、联系方式
1. 我校研究生招生的最新信息,请查阅网上报名网页或以下网址:http://www.tsinghua.edu.cn/chn/zsxx/index.htm
2. 考生报名信息、考场安排、初试成绩等可通过网上报名系统查询。
3. 我校研究生招生办公室位于清华大学内清华学堂1106房间。通讯地址:
北京海淀区清华大学研究生招生办公室 邮政编码:100084 咨询电话:010-62773824,62782192
传 真:62770325
电子邮件:yjszb@mail.tsinghua.edu.cn
4.清华大学查号台:62785001
5.清华大学法学院网址:http://www.law.tsinghua.edu.cn
清华大学法学院研究生招生办公室(明理楼107室)
电话:010-62781334
邮政编码:100084
法学院招收专业目录
招收法学硕士36人
030101法学理论
01法理学
02比较法学
03法社会学
04西方法哲学
初试科目:
①101政治②201英语或202 俄语或203日语或211德语或212 法语③338法理学④486比较法总论
复试时专业综合考试内容:中国法律思想史、西方法律思想史
030103宪法学与行政法学
01宪法学
02行政法学
初试科目:
①101政治②201英语或202 俄语或203日语或211德语或212 法语③338法理学④488宪法学与行政法学(含行政诉讼法学)
复试时专业综合考试内容:宪法学或行政法学(含行政诉讼法学),根据专业方向选择其一
030104刑法学
01中国刑法学
02外国刑法学
03犯罪学
初试科目:
①101政治②201英语或202 俄语或203日语或211德语或212 法语③338法理学④487刑法学
复试时专业综合考试内容:中国刑法学占80%;犯罪学、外国刑法学共占20%
030105民商法学
01中国民法学
02商法学
03知识产权法学
初试科目:
①101政治②201英语或202 俄语或203日语或211德语或212 法语③338法理学④489民法学
复试时专业综合考试内容:商法学
030106诉讼法学
01民事诉讼法学
初试科目:
①101政治②201英语或202 俄语或203日语或211德语或212 法语③338法理学④489民法学
复试时专业综合考试内容:民事诉讼法学
02刑事诉讼法学
初试科目:
①101政治②201英语或202 俄语或203日语或211德语或212 法语③338法理学④487刑法学
复试时专业综合考试内容:刑事诉讼法学
03行政诉讼法学
初试科目:
①101政治②201英语或202 俄语或203日语或211德语或212 法语③338法理学④488宪法学与行政法学(含行政诉讼法学)
复试时专业综合考试内容:行政诉讼法学
030107经济法学
01经济法理论
02市场秩序法学
03宏观经济调控法学
初试科目:
①101政治②201英语或202 俄语或203日语或211德语或212 法语③338法理学④489民法学
复试时专业综合考试内容:经济法学
030108环境与资源保护法学
01环境法学
02国际环境法学
03资源法学
04能源法学
初试科目:
①101政治②201英语或202 俄语或203日语或211德语或212 法语③338法理学④494环境资源法学
复试时专业综合考试内容:国际环境法学
030109国际法学
01国际法
初试科目:
①101政治②201英语或202 俄语或203日语或211德语或212 法语③338法理学④490国际公法与国际私法
复试时专业综合考试内容:国际经济法
030180法律硕士
招收人数:其中北京校本部招收100人,深圳研究生院招收140人。(含推荐免试生不超过30人)
01法律硕士
初试科目:
①101政治②201英语或202 俄语或203日语或211德语或212 法语③398 法律硕士联考专业基础课④498 法律硕士联考综合课
复试时专业文科综合考试(含政治、经济、历史、逻辑、语文、一般科技知识的综合知识测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