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101法学理论
本专业包括法理学(法哲学)、法理与民商方向法学基础理论、法社会学、法律文化四个研究方向。法理学(法哲学)研究方向集中于法学的一般基础理论,探讨人权法学、立法、司法、行政的基本理论、法律共同体理论与实践等;同时研究中西法律思想的发展史,当代西方法哲学思潮等。法理与民商法学基础理论研究方向强调从法理的角度探讨民商法的基础原则与功能,研究物权法、人格法、债权法、婚姻家庭法、合同法等所涉及的具有全局性的基础理论问题;从全球化的视野以及法律思想史的角度梳理民商法基础理论的发展及内在逻辑。法社会学研究方向注重于法社会学的基础理论、法社会学方法论、法社会学代表人物的思想观点,同时从法律社会学的视角入手对现实生活中一些具体法律的实现状态进行研究。法律文化研究方向主要研究中西法学流派的理论、中国传统法律文化、中西法律文化比较、法律的本土资源与法律文化的现代化建设、不同国家法律制度比较等。
本专业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具有坚实的专业基础理论和系统的专业知识,掌握本专业研究的基本方法与技能,能够胜任有关立法、政府机关、司法部门、律师、企业、社区等各项法律文化业务和管理以及高等院校的教学、科研工作的高级法学人才。
本专业学科带头人都是国内外知名学者,师资力量雄厚,学术梯队整齐。近年来承担了一批国家和省部级科研课题,获得国家和省部级等多项奖励。
一.研究方向
01. 法理学(法哲学)
02. 法理与民商法学基础理论
03. 法社会学
04. 法律文化学
二. 指导教师
本专业指导教师李瑜青等正副教授若干名。
三. 招生人数:20名
四. 考试科目
1.101政治
2.201英语
3.312法理学
4.414西方法律思想史
5.综合知识(法学概论、宪法学)(复试科目)
030103宪法学与行政法学
本专业主要包括宪法学、行政法学、知识产权法学、金融财税法学、民事财产权、特别行政区基本法、宪法与公民权利七个研究方向。宪法学方向主要研究宪法理论、宪法规范、宪法实施、宪法比较和政权建设等问题;行政法学方向主要研究行政法理论、行政立法制度、行政行为、公务员制度、行政组织法、行政程序法和比较行政法等问题;知识产权法学方向主要研究知识产权法原理、专利法、商标法、著作权法、商业秘密法、计算机软件知识产权法、互联网知识产权法以及知识产权国际保护和知识产权管理等问题;民事财产权方向主要研究物权法和债权法等问题;金融财税法学方向主要研究货币法、银行法、票据法、财政税法等问题;特别行政区基本法方向主要研究基本法理论和诉讼实务等问题;宪法与公民权利方向主要研究宪法的基本理论、宪法制度的构建、公民的政治权利、财产权利、民事权利、中外公民权利比较等问题。
本专业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具有坚实的专业基础理论和系统的专业知识,掌握本专业研究的基本方法和技能,能够胜任有关立法、政府公务、司法部门、律师机构、管理与经营以及高等法律院校的教学科研等工作的高级法学人才。
本专业拥有结构合理的师资队伍。近几年来承担了国家和上海市社会科学哲学基金及自然科学基金软件科学项目、国家和上海市有关立法研究项目、获重大决策咨询研究等项目,曾获得国家科技进步奖、国家科委科技进步奖、上海市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上海市决策咨询研究优秀成果奖等多项奖励。
一、研究方向
01. 宪法学
02. 行政法学
03. 知识产权法
04. 民事财产权
05. 金融财税法
06. 特别行政区基本法
07. 宪法与公民权利
二、指导教师
本专业指导教师陶鑫良、徐静琳、陈剑平、等正副教授20名。
三、招生人数:70名
四、考试科目
1.101政治
2.201英语
3.312法理学
4.415宪法学
5.综合知识(行政法与行政诉讼法、知识产权法)(复试科目)
030104刑法学
本专业涵括了中国犯罪学、知识产权刑法保护、司法心理学三个研究方向。犯罪学主要研究马克思主义犯罪学基本原理、刑事政策、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等问题;知识产权刑法保护主要研究专利权、商标权、著作权与商业秘密权等的刑事法律保护及其国际比较研究。司法心理学主要研究犯罪心理、审判心理、侦察心理、罪犯改造心理等问题。
本专业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具有坚实的专业基础理论和系统的专门知识,掌握本专业研究的基本方法和技能,能够胜任刑事法学研究、担任刑事法学教学、从事刑事司法等工作的高级法学人才。
本专业拥有结构合理的师资队伍。近几年来,承担了国家和省部级有关综合治理及中外行刑制度比较研究等多种研究项目,曾获得国家级、省部级等多项优秀成果奖励。学科带头人是犯罪心理学领域的知名学者,在犯罪心理学、犯罪学等研究领域影响较大,从事基础理论和前沿课题研究,包括国际合作项目,获得显著成果。
一、研究方向
01. 犯罪学
02. 知识产权刑法保护
03. 司法心理学
二、 指导教师
本专业指导教师邱国梁等正副教授若干名
三、招生人数:30名
四、考试科目
1、101政治
2、201英语
3、312法理学
4、416刑法学
5、综合知识(刑事诉讼法、犯罪学)(复试科目)
本专业包括法理学(法哲学)、法理与民商方向法学基础理论、法社会学、法律文化四个研究方向。法理学(法哲学)研究方向集中于法学的一般基础理论,探讨人权法学、立法、司法、行政的基本理论、法律共同体理论与实践等;同时研究中西法律思想的发展史,当代西方法哲学思潮等。法理与民商法学基础理论研究方向强调从法理的角度探讨民商法的基础原则与功能,研究物权法、人格法、债权法、婚姻家庭法、合同法等所涉及的具有全局性的基础理论问题;从全球化的视野以及法律思想史的角度梳理民商法基础理论的发展及内在逻辑。法社会学研究方向注重于法社会学的基础理论、法社会学方法论、法社会学代表人物的思想观点,同时从法律社会学的视角入手对现实生活中一些具体法律的实现状态进行研究。法律文化研究方向主要研究中西法学流派的理论、中国传统法律文化、中西法律文化比较、法律的本土资源与法律文化的现代化建设、不同国家法律制度比较等。
本专业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具有坚实的专业基础理论和系统的专业知识,掌握本专业研究的基本方法与技能,能够胜任有关立法、政府机关、司法部门、律师、企业、社区等各项法律文化业务和管理以及高等院校的教学、科研工作的高级法学人才。
本专业学科带头人都是国内外知名学者,师资力量雄厚,学术梯队整齐。近年来承担了一批国家和省部级科研课题,获得国家和省部级等多项奖励。
一.研究方向
01. 法理学(法哲学)
02. 法理与民商法学基础理论
03. 法社会学
04. 法律文化学
二. 指导教师
本专业指导教师李瑜青等正副教授若干名。
三. 招生人数:20名
四. 考试科目
1.101政治
2.201英语
3.312法理学
4.414西方法律思想史
5.综合知识(法学概论、宪法学)(复试科目)
030103宪法学与行政法学
本专业主要包括宪法学、行政法学、知识产权法学、金融财税法学、民事财产权、特别行政区基本法、宪法与公民权利七个研究方向。宪法学方向主要研究宪法理论、宪法规范、宪法实施、宪法比较和政权建设等问题;行政法学方向主要研究行政法理论、行政立法制度、行政行为、公务员制度、行政组织法、行政程序法和比较行政法等问题;知识产权法学方向主要研究知识产权法原理、专利法、商标法、著作权法、商业秘密法、计算机软件知识产权法、互联网知识产权法以及知识产权国际保护和知识产权管理等问题;民事财产权方向主要研究物权法和债权法等问题;金融财税法学方向主要研究货币法、银行法、票据法、财政税法等问题;特别行政区基本法方向主要研究基本法理论和诉讼实务等问题;宪法与公民权利方向主要研究宪法的基本理论、宪法制度的构建、公民的政治权利、财产权利、民事权利、中外公民权利比较等问题。
本专业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具有坚实的专业基础理论和系统的专业知识,掌握本专业研究的基本方法和技能,能够胜任有关立法、政府公务、司法部门、律师机构、管理与经营以及高等法律院校的教学科研等工作的高级法学人才。
本专业拥有结构合理的师资队伍。近几年来承担了国家和上海市社会科学哲学基金及自然科学基金软件科学项目、国家和上海市有关立法研究项目、获重大决策咨询研究等项目,曾获得国家科技进步奖、国家科委科技进步奖、上海市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上海市决策咨询研究优秀成果奖等多项奖励。
一、研究方向
01. 宪法学
02. 行政法学
03. 知识产权法
04. 民事财产权
05. 金融财税法
06. 特别行政区基本法
07. 宪法与公民权利
二、指导教师
本专业指导教师陶鑫良、徐静琳、陈剑平、等正副教授20名。
三、招生人数:70名
四、考试科目
1.101政治
2.201英语
3.312法理学
4.415宪法学
5.综合知识(行政法与行政诉讼法、知识产权法)(复试科目)
030104刑法学
本专业涵括了中国犯罪学、知识产权刑法保护、司法心理学三个研究方向。犯罪学主要研究马克思主义犯罪学基本原理、刑事政策、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等问题;知识产权刑法保护主要研究专利权、商标权、著作权与商业秘密权等的刑事法律保护及其国际比较研究。司法心理学主要研究犯罪心理、审判心理、侦察心理、罪犯改造心理等问题。
本专业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具有坚实的专业基础理论和系统的专门知识,掌握本专业研究的基本方法和技能,能够胜任刑事法学研究、担任刑事法学教学、从事刑事司法等工作的高级法学人才。
本专业拥有结构合理的师资队伍。近几年来,承担了国家和省部级有关综合治理及中外行刑制度比较研究等多种研究项目,曾获得国家级、省部级等多项优秀成果奖励。学科带头人是犯罪心理学领域的知名学者,在犯罪心理学、犯罪学等研究领域影响较大,从事基础理论和前沿课题研究,包括国际合作项目,获得显著成果。
一、研究方向
01. 犯罪学
02. 知识产权刑法保护
03. 司法心理学
二、 指导教师
本专业指导教师邱国梁等正副教授若干名
三、招生人数:30名
四、考试科目
1、101政治
2、201英语
3、312法理学
4、416刑法学
5、综合知识(刑事诉讼法、犯罪学)(复试科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