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考试三
一、填空(每空1分,共20分)
1、从逻辑上讲,每一法律规范都由 和法律后果两部分构成。
2、根据行为的不同主体,法的规范作用可分为指引、评价、教育、 和 五种。
3、资本主义国家的两大法系是 和民法法系。
4、社会主义法律适用的基本要求是正确的、 、及时。
5、世界上第一部成文宪法是 。
6、 中国历史上由人民代表机关正式通过并公布施行的第一部宪法性文件。
7、我国最高国家权力机关是 。
8、近代复合制国家又可分为君合国、政合国、 和 等四种形式。
9、根据行政法调整对象的范围,可以将行政法分为 和 。
10、行政法律关系的主体包括 。
11、导致公务员法律关系消灭的原因有法定原因和 。
12、行政奖励的内容包括物质方面的权益、精神方面的权益、 。
13、人民法院审理民事案件,应当 当事人行使诉讼权利,对当事人在适用法律上一律平等。
14、在民事诉讼中,证据应当在法庭上出示,并由当事人 。
15、因继承遗产纠纷提起的诉讼,由 地或者 地人民法院管辖。
16、人民检察院提出抗诉的案件,人民法院 再审。
二、单项选择(每小题1分,共10分。在四个备选答案中,选出(答案写在答题纸上)一个正确答案,多选、错选、不选者,诊题无分)。
1、法的本质属性,是指法的( )
A强制性 B阶级性 C稳定性 D规范性
2、资本主义正式意义上的法律渊源有( )
A民法法系的判例 B权威性法学著作
C制定法 D正义、公平观念
3、党的政策对社会主义法具有( )
A决定作用 B指导作用
C规范作用 D制约作用
4、行政法的调整对象是( )
A行政关系 B行政法律关系
C管理关系 D行政诉讼法律关系
5、行政主体根据法律规定,以强制方式无偿取得相对方财产所有权的行政行为,叫( )。
A行政许可 B行政处罚
C行政征收 D行政强制
6、行政法中的间接强制执行措施有( )
A强制带离现场、盘问 B约束、拘留
C代履行 D查封、扣押
7、人民法院审理涉外民事案件( )
A立案后3个月内审结 B立案后6个月内审结
C立案后1年内审结 D没有审理期限限制
8、在民事诉讼中,解决当事人提出的申请回避问题,人民法院应当用的法律文书是( )
A判决 B裁定
C决定 D裁决
9、民事诉讼的诉讼标的是指( )
A物 B当事人的行为
C智力成果 D发生争议要求法院裁决的民事关系
10、民事诉讼中的拘传措施仅适用于( )
A原告 B被告
C证人 D诉讼代理人
三、多项选择(每小题2分,共10分。在四个备选答案中,选出2-4个正确答案,少选、多选、错选者,无分)
1、公民的所有权,自由权属于( )
A绝对权利 B相对权利
C特殊权利 D一般权利
2、全国人大常委会的职权主要包括( )
A立法权 B监督权
C任免权 D对重大事务的决定权
3、抽象行政行为的特征是( )
A对象的普遍性 B对象的特定性
C效力的普遍性 D效力的持续性
4、下列各项中,属于行政合同的有( )
A科研全国 B国家订货合同
C公用征收合同 D企业承包管理合同
四、名词解释(每小题3分,共18分)
1、法律关系
2、法律效力
3、国家行政机关
4、行政许可
5、除权判决
6、诉讼代表人
五、简答题(每小题7分,共42分)
1、法律的基本特征是什么?
2、公务员的权利有哪些?
3、宪法调整的社会关系的特点有哪些?
4、必要共同诉讼与普通共同诉讼的区别是什么?
5、我国选举制度的民主原则有哪些?
6、违法的构成要素有哪些?
感谢提交
一、填空(每空1分,共20分)
1、从逻辑上讲,每一法律规范都由 和法律后果两部分构成。
2、根据行为的不同主体,法的规范作用可分为指引、评价、教育、 和 五种。
3、资本主义国家的两大法系是 和民法法系。
4、社会主义法律适用的基本要求是正确的、 、及时。
5、世界上第一部成文宪法是 。
6、 中国历史上由人民代表机关正式通过并公布施行的第一部宪法性文件。
7、我国最高国家权力机关是 。
8、近代复合制国家又可分为君合国、政合国、 和 等四种形式。
9、根据行政法调整对象的范围,可以将行政法分为 和 。
10、行政法律关系的主体包括 。
11、导致公务员法律关系消灭的原因有法定原因和 。
12、行政奖励的内容包括物质方面的权益、精神方面的权益、 。
13、人民法院审理民事案件,应当 当事人行使诉讼权利,对当事人在适用法律上一律平等。
14、在民事诉讼中,证据应当在法庭上出示,并由当事人 。
15、因继承遗产纠纷提起的诉讼,由 地或者 地人民法院管辖。
16、人民检察院提出抗诉的案件,人民法院 再审。
二、单项选择(每小题1分,共10分。在四个备选答案中,选出(答案写在答题纸上)一个正确答案,多选、错选、不选者,诊题无分)。
1、法的本质属性,是指法的( )
A强制性 B阶级性 C稳定性 D规范性
2、资本主义正式意义上的法律渊源有( )
A民法法系的判例 B权威性法学著作
C制定法 D正义、公平观念
3、党的政策对社会主义法具有( )
A决定作用 B指导作用
C规范作用 D制约作用
4、行政法的调整对象是( )
A行政关系 B行政法律关系
C管理关系 D行政诉讼法律关系
5、行政主体根据法律规定,以强制方式无偿取得相对方财产所有权的行政行为,叫( )。
A行政许可 B行政处罚
C行政征收 D行政强制
6、行政法中的间接强制执行措施有( )
A强制带离现场、盘问 B约束、拘留
C代履行 D查封、扣押
7、人民法院审理涉外民事案件( )
A立案后3个月内审结 B立案后6个月内审结
C立案后1年内审结 D没有审理期限限制
8、在民事诉讼中,解决当事人提出的申请回避问题,人民法院应当用的法律文书是( )
A判决 B裁定
C决定 D裁决
9、民事诉讼的诉讼标的是指( )
A物 B当事人的行为
C智力成果 D发生争议要求法院裁决的民事关系
10、民事诉讼中的拘传措施仅适用于( )
A原告 B被告
C证人 D诉讼代理人
三、多项选择(每小题2分,共10分。在四个备选答案中,选出2-4个正确答案,少选、多选、错选者,无分)
1、公民的所有权,自由权属于( )
A绝对权利 B相对权利
C特殊权利 D一般权利
2、全国人大常委会的职权主要包括( )
A立法权 B监督权
C任免权 D对重大事务的决定权
3、抽象行政行为的特征是( )
A对象的普遍性 B对象的特定性
C效力的普遍性 D效力的持续性
4、下列各项中,属于行政合同的有( )
A科研全国 B国家订货合同
C公用征收合同 D企业承包管理合同
四、名词解释(每小题3分,共18分)
1、法律关系
2、法律效力
3、国家行政机关
4、行政许可
5、除权判决
6、诉讼代表人
五、简答题(每小题7分,共42分)
1、法律的基本特征是什么?
2、公务员的权利有哪些?
3、宪法调整的社会关系的特点有哪些?
4、必要共同诉讼与普通共同诉讼的区别是什么?
5、我国选举制度的民主原则有哪些?
6、违法的构成要素有哪些?
感谢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