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名词解释
1、学理解释
2、法的适用
3、成文法
二、单项选择题(请将正确的答案写在答题纸上。每小题1分,共5分)
1、下列哪一选项不属于或不完全属于民法法系有关法的分类?( )
A、公法和私法 B、普通法和衡平法 C、联邦法和联邦成员法 D、制定法与不成文法
2、根据学理上的通常观点,下列选项,哪一个属于法律部门的类别?( )
A、宪法、民法、诉讼法 B、国内法、根本法和普通法
C、行政法、劳动法 D、经济法、环境法
3、下列选项中有关法与政策的内容,哪一个表述不完全正确?( )
A、法具有强制性,政策则不具有强制性 B、政策是法的渊源
C、政策是一种社会规范 D、在原始社会,不存在有政策
4、下列有哪一项不属于法律关系或不能构成法律关系?( )
A、甲乙根据《合同法》建立合同关系 B、甲年满10岁时向乙租赁房屋
C、甲经乙(精神病人)父母同意而收养乙 D、甲乙约定选择法院管辖
5、当一个案件发生刑事、民事、行政、经济责任竞合时,一般情况下,下列哪一选项是优先考虑的?( )
A、优先承担经济责任 B、优先承担民事责任 C、优先承担刑事责任 D、优先承担行政责任
三、多项选择题
1、下列哪些内容的表述,不是法律原则?( )
A、“不允许任何人有超越法律的特权。” B、“假释考验期限,从假释之日起计算。”
C、“为了犯罪,准备工具、制造条件的,是犯罪预备。” D、“刑罚分为主刑和附加刑。”
2、下列有关法的普遍性的表述,有哪些是错误的?( )
A、所有的法律、法规等在合同范围内普遍有效
B、相同的事业、相同的法律主体适用相同的法律、法规
C、法律、法规不应只针对特定的个人
D、法的普遍性与其他社会规范的普遍性相同
3、法学区别天文学、诗歌的标志有哪些?( )
A、法学的语言是独特的 B、法学更多地反映人的经验理性
C、法学的兴衰取决于法律制度的建设 D、法学思想从来不能用文学作品表达
4、在法律上,“人”这个概念的含义是指:( )
A、不包括年满18周岁以下的公民 B、自然人和法人
C、具有法律资格的人 D、一切具有人权的人
四、分析题(请将下列案例的理论分析写在答案纸上。共6分)
案情:1999年1月29日,我国山东省齐某以陈某和她的父亲以及原民所在学校等数家单位侵害其姓名权和受教育权为由诉至法院,请求责令被告停止侵害,赔礼道歉并赔偿经济损失。最高人民法院于2001年8月13日针对此案作出司法解释,明确指出:陈某等以侵犯姓名权的手段,侵犯了齐某依据宪法规定所享有的受教育权。山东省高级人民法院院根据该司法解释而于2001年8月23日作出终审判决:齐某获赔因受教育权被侵犯而造成的经济损失4.8万及精神损害赔偿5万元。此案被称为新中国“宪法司法化第一案”。但此案也引发对我国宪法司法化问题的争论。试问:
1.假如您同意我国法院直接援引宪法判决此案,其法理依据有哪些?(请只列出要点,不必论证。3分)
2.假如您不同意我国法院直接援引宪法判决案件,其法理依据有哪些?(请只列出要点,不必论证。3分)